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觀燈雅集歲癸亥餘嘗爲榕溪燈夕詞十二章今採民謠復爲甲子燈夕詞十六章撫今追昔喜可知

· 張萱
花事方新樂事多,辰燈置酒且高歌。 使君自是豐年玉,誰信明朝日耗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正月十五夜:即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農曆正月十五日。
  • 邑侯: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癸亥:中國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處指作者曾在此年創作了關於榕溪燈夕的詞。
  • 甲子:另一個干支紀年,此處指作者在此年再次創作了關於燈夕的詞。
  • 花事:指春天賞花的活動。
  • 辰燈:指元宵節晚上點亮的燈籠。
  • 使君:古代對地方官的尊稱,此處指邑侯。
  • 豐年玉:比喻美好的年景或豐收。
  • 日耗磨:指時間的流逝。

翻譯

春天的花事正盛,樂事也多,元宵節的夜晚,我們設宴並高歌。邑侯您如同豐年的美玉,誰會相信明天就是時間的流逝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宵節夜晚的歡樂場景,通過「花事方新樂事多」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節日的喜慶。詩中「使君自是豐年玉」讚美了邑侯的德政,如同豐收之年般令人欣喜。結尾的「誰信明朝日耗磨」則帶有哲理意味,提醒人們珍惜當下,因爲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邑侯的敬仰。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