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水天無際淨飛霞,畫舫移來傍柳沙。 三節樓臺懸皓月,六橋竹石點殘鴉。 呼盧才子頻迎掉,懶鬢佳人且泛槎。 最是西湖歌舞地,倚窗江上聽梅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節樓臺:指西湖邊上的建築物,可能因其結構分爲三層而得名。
  • 六橋:指西湖上的六座橋,分別是斷橋、錦帶橋、鎖瀾橋、浣紗橋、蘇堤春曉橋和白堤春曉橋。
  • 呼盧:古代的一種賭博遊戲,這裏可能指賭博的聲音。
  • :搖動,這裏指船隻搖動。
  • 泛槎:乘船遊玩。
  • 倚窗:靠在窗邊。

翻譯

水天一色,霞光潔淨無際,畫舫緩緩移來,停靠在柳樹和沙岸旁。 三層樓臺上懸掛着明亮的月光,六座橋下的竹石點綴着歸巢的烏鴉。 才子們頻頻呼喚,船隻搖動,佳人們懶洋洋地乘船遊玩。 西湖是歌舞之地,最美好的時刻是靠在窗邊,聽着江上的梅花落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西湖的寧靜美景和夜晚的歌舞昇平。詩中「水天無際淨飛霞」一句,以宏大的視角展現了西湖的壯闊與霞光的純淨。後文通過「三節樓臺」、「六橋竹石」等細節,勾勒出西湖的靜謐與生機。結尾的「倚窗江上聽梅花」則巧妙地將聽覺與視覺結合,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美好。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無限讚美與留戀。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