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集生太史招集令兄陳順虎東皋別業凡兩日夕

· 張萱
結庭人境擬蓬萊,茵桂申椒次第栽。 看劍深宵龍再合,論文浹日客仍來。 喬枝春暖鶯簧巧,瘴海風和蜃市開。 不用德星佔太史,縱橫綵筆已昭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結庭:在庭院中建造。
  • 人境:人間。
  • :模仿,比擬。
  • 蓬萊:神話中的仙境。
  • 茵桂:香草名,這裏指種植的香草。
  • 申椒:香料名,這裏指種植的香料。
  • 次第:依次。
  • 看劍:觀賞寶劍,這裏可能指觀賞或討論武藝。
  • 深宵:深夜。
  • 龍再合:可能指寶劍的鋒利,如龍般再次合攏。
  • 論文:討論文學或文章。
  • 浹日:整日。
  • 客仍來:客人依舊來訪。
  • 喬枝:高大的樹枝。
  • 鶯簧:鶯的鳴叫聲,比喻美妙的聲音。
  • 瘴海:指有瘴氣的海域,這裏可能指南方海域。
  • 蜃市:海市蜃樓,比喻虛幻的景象。
  • 德星:吉祥的星辰。
  • :占卜。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記載史事和天文曆法。
  • 縱橫:自由奔放。
  • 綵筆:五彩的筆,這裏指文筆。
  • 昭回:明亮迴旋,這裏指文筆的輝煌。

翻譯

在人間建造庭院,彷彿模仿仙境蓬萊,依次種植了茵桂和申椒。深夜觀賞寶劍,寶劍如龍般鋒利,整日討論文學,客人依舊來訪。春天暖和時,高大的樹枝上鶯聲美妙,南方海域風和日麗,海市蜃樓般的美景展開。不需要用吉祥的星辰來占卜,自由奔放的文筆已經展現了輝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東皋別業中的兩日生活,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的雅集情景。詩中「結庭人境擬蓬萊」一句,即以蓬萊仙境比喻別業的幽雅,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和讚美。後文通過「看劍」、「論文」等活動,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共同的文化追求。最後兩句則以文筆的輝煌來象徵詩人的才華和志向,表達了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