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龍友太史還朝以出山詩見示餘既次韻答贈陳集生太史復即事賦別餘又次韻同賦

· 張萱
數尺冰壺千尺雪,五經腹笥九經潭。 虛席黃扉思遠道,舛門朱履盡奇男。 爭看據地旋雙袖,何事同曹惜一簪。 既醉且歌罍有恥,獨醒休問醴爲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經腹笥(sì):比喻博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鞦》五部儒家經典。腹笥,指腹中的學問。
  • 九經潭:深不可測的學問。九經,泛指各種經典。潭,深水,比喻深奧。
  • 虛蓆黃扉:指空出的官位。黃扉,古代丞相、三公、給事中等高官辦事的地方,泛指高官。
  • 舛門硃履:指錯誤的門路和華麗的鞋子。舛門,錯誤的門路。硃履,紅色的鞋子,常指官員的鞋子。
  • 爭看據地鏇雙袖:形容人們爭相觀看,動作誇張。據地,佔據地麪。鏇雙袖,揮動雙袖。
  • 何事同曹惜一簪:爲何與同僚們計較一簪的小事。曹,同僚。簪,古代用來束發的裝飾品。
  • 罍有恥:罍,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有恥,指有羞恥之心。
  • 獨醒休問醴爲甘:獨自清醒的人不必問甜酒是否甘美。獨醒,獨自清醒,不隨波逐流。醴,甜酒。

繙譯

你擁有深厚的學問,如同千尺的冰雪般純淨,腹中藏有五經的知識,學問深如九經的潭水。空出的高官位置讓人思唸遠方的道路,錯誤的門路和華麗的鞋子下,都是些奇特的男子。人們爭相觀看,揮動雙袖,誇張地佔據地麪,爲何要與同僚們計較一簪的小事。醉了就唱歌,罍中有羞恥之心,獨自清醒的人不必問甜酒是否甘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作者對學問和官場的深刻理解。詩中“五經腹笥九經潭”一句,既贊美了對方的博學,也表達了學問的深奧。後文通過對官場現象的描繪,透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清醒獨立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學問和人生的獨到見解。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