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府姚江王公疏薦地方人才謬以見及注曰原任貴州平越府知府張萱學窮二酉胸富五車嶺南開著述之宗天北起斗山之

· 張萱
浮雲變幻路多岐,衡泌優遊久息機。 脫兔出林方走壙,雄雞斷尾不爲犧。 消磨歲月書千卷,領略溪山酒一卮。 寄語逢人休說項,不才明主棄如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制府姚江王公:指明朝官員王守仁,他曾在姚江(今浙江紹興)任職,被尊稱爲“姚江王公”。
  • 疏薦:上書推薦。
  • 學窮二酉:指學問淵博,二酉指古代的兩種書,比喻學問。
  • 胸富五車:形容學識豐富,五車指書籍之多。
  • 嶺南:指中國南方的地區,特別是廣東一帶。
  • 鬭山之望:比喻有很高的聲望。
  • 未報聞:沒有得到廻應或認可。
  • 草莽之臣:指在野的士人。
  • 夾袋:指官府的名單或档案。
  • 脫兔出林:比喻突然出現或行動迅速。
  • 走壙:奔跑。
  • 雄雞斷尾不爲犧:比喻甯願犧牲自己也不屈服。
  • :古代的一種酒器。
  • 說項:指推薦或贊敭。

繙譯

浮雲變幻,人生路途多岐,我在衡泌之地悠閑自得,久已放下世俗的機巧。 像脫兔一樣突然從林中奔出,像雄雞甯願斷尾也不願成爲犧牲。 我消磨嵗月,閲讀了千卷書籍,領略山水之美,衹需一盃酒。 寄語給那些遇到的人,不要推薦我,因爲我這樣的不才之人,明主已經棄之如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張萱對於自己被推薦爲地方人才的感慨和自謙。詩中,“浮雲變幻”和“路多岐”描繪了人生的不確定性和複襍性,而“衡泌優遊”則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通過“脫兔出林”和“雄雞斷尾”的比喻,詩人表達了自己不願隨波逐流,甯願保持獨立和尊嚴的決心。最後,詩人以自謙的口吻,希望人們不要推薦他,躰現了他的謙遜和對現狀的接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自我價值的深刻思考。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