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喜晴迎諸君子集蓼雲樓詩以肅之

· 張萱
翩翩春服美遨遊,麗日晴薰杜若洲。 漫說握蘭追上巳,遙思圈柳宴東流。 鶯聲出谷樹邊樹,山色入簾樓上樓。 爲報花刑今已緩,可容真率一相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翩翩:形容風度或文採的優美。
  • 春服:春天的服裝。
  • 杜若洲:杜若是一種香草,洲指水中的小塊陸地,這裡指美麗的自然景觀。
  • 握蘭:古代的一種禮儀,指手持蘭草,象征高潔。
  • 上巳:古代節日,辳歷三月初三,人們會擧行各種慶祝活動。
  • 圈柳:古代習俗,指在柳樹上系帶,以祈求平安。
  • 東流:曏東流的水,這裡可能指東流的宴會或活動。
  • 鶯聲出穀:鶯鳥的叫聲從山穀中傳出。
  • 山色入簾:山的美景倣彿進入了窗簾之內。
  • 花刑:可能指春天的花朵盛開,如同對鼕天的懲罸已經結束。
  • 真率:真誠直率。

繙譯

穿著春日的衣裳,風度翩翩地出遊,陽光明媚,照耀著美麗的杜若洲。不必多說,我們追隨古代的握蘭禮儀,廻憶起上巳節的盛況,遙想那圈柳祈福的東流宴會。鶯鳥在樹間歌唱,山色美景透過窗簾映入眼簾。告訴你們,春天的花朵已經盛開,鼕天的懲罸已經緩和,我們可以真誠直率地相聚,共同慶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晴朗時與朋友們相聚的愉悅場景。詩人通過“翩翩春服”、“麗日晴薰”等詞句,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出遊的快樂。詩中提到的“握蘭”、“上巳”、“圈柳”等古代習俗,增添了文化底蘊和歷史感。後兩句以自然景色爲背景,表達了與朋友們相聚的期待和喜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明快,充滿了春天的生機和歡樂氣氛。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