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旨野莊董公殊勳清節孚聞之縉紳紀以八詩

· 陳孚
鐵馬長驅棧路高,捷旗飛渡大江濤。 漢南煙柳蓬婆雪,猶識團花舊戰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承旨:接受旨意,這裏指接受皇帝的命令。
  • 野莊董公:指董公,其居住在野莊,可能是對某位官員的尊稱。
  • 殊勳:特別的功勳。
  • 清節:清高的節操。
  • 孚聞:聲譽遠揚。
  • 縉紳:古代指有官職的士大夫。
  • 鐵馬:鐵騎,指裝備精良的騎兵。
  • 棧路:架設在山崖間的木板路,常用於軍事行動。
  • 捷旗:勝利的旗幟。
  • 大江:指長江。
  • 漢南:長江以南的地區。
  • 煙柳:煙霧中的柳樹,形容景色朦朧。
  • 蓬婆:可能指某種植物,也可能是地名。
  • 團花:戰袍上的裝飾圖案。
  • 舊戰袍:過去的軍裝,象徵着過去的戰鬥經歷。

翻譯

鐵騎長驅直入,棧道高懸,勝利的旗幟在長江的波濤中飛揚。 漢南的煙霧中柳樹朦朧,蓬婆的雪地上,依然能辨認出那帶有團花圖案的舊戰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功勳卓著、節操清高的董公在戰場上的英勇形象。詩中通過「鐵馬長驅」、「捷旗飛渡」等生動描繪了戰爭的激烈場面,展現了董公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無畏。後兩句則通過「漢南煙柳」、「蓬婆雪」等自然景象,與「團花舊戰袍」相結合,形成了一幅既壯麗又富有懷舊情感的畫面,表達了對董公過去戰鬥經歷的敬仰和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陳孚

元台州臨海人,字剛中,號勿齋。幼穎悟。世祖時以布衣上《大一統賦》,署爲上蔡書院山長,調翰林國史院編修,攝禮部郎中,隨樑曾使安南,還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爲建德路總管府治中。歷遷衢州、台州兩路,所至多善政。卒諡文惠。年六十四。天材過人,性任俠不羈,詩文不事雕。有《觀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