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慈隱庵

高僧以慈隱,遠在石橋西。 地接支郎寺,門臨孝子溪。 松風斜落徑,竹影亂侵畦。 不見中巖老,荒村獨杖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慈隱:指慈隱庵,一座寺廟。
  • 支郎寺:另一座寺廟的名稱。
  • 孝子溪:地名,可能因某位孝子的故事而得名。
  • 中巖老:指庵中的高僧,可能因年老或修行深厚而被稱爲「老」。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翻譯

高僧隱居在慈隱庵,那庵遠在石橋的西邊。 這片土地與支郎寺相接,門前流淌着孝子溪。 松林的風斜斜地吹過小徑,竹影搖曳,擾亂了菜畦的寧靜。 我尋覓不到那位中巖老僧,只見荒涼的村落中,獨自一人拄着藜杖行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略帶孤寂的寺廟景象。詩人通過對慈隱庵及其周邊環境的細膩刻畫,表達了對隱居高僧的嚮往和尋訪不遇的悵惘。詩中「松風斜落徑,竹影亂侵畦」一句,以動襯靜,巧妙地運用自然景物來增強畫面的生動感和層次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敏銳觀察和深厚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淡泊。

袁士元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彥章,號菊村學者。幼嗜學,性至孝。以薦授鄞學教諭,調西湖書院山長,改鄮山,遷平江路學教授。後擢翰林國史院檢閱官,不就。有《書林外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