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杜陵秋興八首

· 郭翼
露下大江江雁橫,窮秋搖落喚愁生。 波濤百里風連海,砧杵千家月滿城。 佩劍沖沖龍匣動,巢笙夜夜鳳台清。 還同使者將秋色,一到銀河且濯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擬杜陵秋興八首:模仿杜甫的《秋興八首》所作的詩。
  • 窮秋:深秋,秋末。
  • 砧杵(zhēn chǔ):搗衣石和棒槌,也指搗衣聲。
  • 鳳台:傳說中的仙境。
  • 濯纓(zhuó yīng):洗滌帽帶,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翻譯

露水滴落在大江之上,江中的雁羣橫飛,深秋時節樹葉凋零,喚起了憂愁。 波濤連綿百里,風從海上來,砧杵聲在千家萬戶中響起,月光灑滿了整個城市。 佩劍隨着龍的匣子震動,夜晚在鳳台吹奏的笙聲清澈悠揚。 我將與使者一同帶着秋色,直到銀河邊,洗滌我的帽帶,以示清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深秋時節的景象,通過「露下大江」、「窮秋搖落」等意象,傳達出季節的變遷和由此引發的愁思。詩中「波濤百里風連海」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觀,而「砧杵千家月滿城」則細膩地描繪了人間的生活氣息。後兩句通過「佩劍沖沖」和「巢笙夜夜」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豪情與超脫。結尾的「濯纓」寓意着詩人追求高潔品格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翼

元崑山人,字羲仲,號東郭生,又號野翁。少從衛培學,工詩,尤精於《易》。以豪傑自負。嘗獻策張士誠,不用,歸耕婁上。老得訓導官,與時忤,偃蹇以終。有《雪履齋筆記》、《林外野言》。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