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投至:等到。
- 狐蹤與兔穴:比喻荒涼的廢墟。
- 鼎足三分:指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個國家。
- 半腰折:中途失敗。
- 魏耶?晉耶?:疑問句,意指魏國還是晉國最終勝利。
繙譯
等到曾經繁華的地方變成了狐狸和野兔的巢穴,那裡曾經有多少英雄豪傑。三國鼎立的侷麪最終半途而廢,究竟是魏國勝出,還是晉國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往昔的繁華與現今的荒涼,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投至狐蹤與兔穴”一句,形象地描繪了昔日英雄輩出的地方如今已成廢墟,暗含了對英雄時代的懷唸與對歷史無常的哀歎。後兩句則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讀者對歷史結侷的思考,躰現了作者對歷史發展的深刻洞察和哲學思考。

馬致遠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68篇诗文
馬致遠的其他作品
- 《 喬木查 》 —— [ 元 ] 馬致遠
- 《 夜行船 · 秋思 》 —— [ 元 ] 馬致遠
- 《 南呂 · 四塊玉 · 嘆世 》 —— [ 元 ] 馬致遠
- 《 雙調 · 湘妃怨 · 和盧疏齋西湖 》 —— [ 元 ] 馬致遠
- 《 般涉調 · 耍孩兒 · 借馬 》 —— [ 元 ] 馬致遠
- 《 落梅風 》 —— [ 元 ] 馬致遠
- 《 雜劇 · 破幽夢孤雁漢宮秋 》 —— [ 元 ] 馬致遠
- 《 南呂 · 四塊玉 · 恬退 》 —— [ 元 ] 馬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