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查

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漁樵無話說。 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nèn):如此,這樣。
  • 龍蛇:這裏指碑文上的文字,因年代久遠而模糊不清。

翻譯

想象中的秦宮漢闕,如今都變成了衰草叢生的牛羊放牧之地。如果不是這樣,漁夫和樵夫就沒有話題可談了。 即使荒廢的墳墓和斷裂的石碑橫七豎八,上面的文字也已無法辨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秦宮漢闕的衰敗景象,表達了歷史的滄桑和時間的無情。詩中「不恁漁樵無話說」一句,巧妙地以漁樵的閒談爲背景,突出了歷史遺蹟的荒涼與人們對此的感慨。末句「不辨龍蛇」則進一步以碑文的模糊來象徵歷史的遺忘,增強了全詩的哀愁氛圍。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思考。

馬致遠

馬致遠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