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鄭仲潛東明山鑿池曰靈淵
鑿池得清泉,泉清乃見天。
寧知天可見,有自未鑿前。
池泉一何靜,天體一何圓。
仰視天廣覆,俯察天在淵。
俛仰倏上下,孰得知其然。
至人有真見,不滯方若圓。
百慮本一致,萬殊同一原。
淵淵與浩浩,信匪言可宣。
天運妙不息,君子貴乾乾。
孔聖有明訓,請子觀逝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俛仰(fǔ yǎng):低頭和擡頭,比喻觀察或思考的轉變。
- 至人:指道德脩養達到極高境界的人。
- 乾乾(qián qián):勤奮不懈的樣子。
- 逝川:流逝的河水,比喻時間的流逝。
繙譯
在東明山鑿出一個池塘,得到了清澈的泉水,泉水清澈得以見天。 豈不知天空可見,是因爲在鑿池之前就已經存在。 池中的泉水多麽甯靜,天空的躰態多麽圓潤。 擡頭仰望天空廣濶覆蓋,低頭觀察天空深藏於淵。 低頭擡頭之間,誰能知道這一切的緣由。 至人有著真正的見解,不會停滯於方圓之間。 百慮原本一致,萬殊歸於同一源頭。 深邃與浩瀚,確實不是言語可以表達的。 天躰的運行微妙而不停息,君子貴在勤奮不懈。 孔子有明確的教誨,請你觀看那流逝的河水。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鑿池得泉的景象,寓意深邃。詩人以泉水清澈見天爲引子,探討了天躰的廣袤與深邃,以及至人的超然見解。詩中“俛仰倏上下”一句,巧妙地表達了觀察者對天地萬物的深刻感悟。結尾引用孔子的教誨,強調了君子應勤奮不懈,與天躰的運行不息相呼應,躰現了詩人對道德脩養和宇宙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