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蟠虯(pán qiú):形容葡萄藤盤曲如虯龍。
- 三光:指日、月、星。
- 曜(yào):照耀。
- 琉璃:一種半透明的寶石,這裏形容葡萄未成熟時的顏色。
- 碼瑙:即瑪瑙,一種色彩斑斕的寶石,這裏形容葡萄成熟後的顏色。
- 攢攢簇簇:形容葡萄緊密地聚集在一起。
- 圓圓小:形容葡萄的形狀圓潤小巧。
- 數珠:念珠,這裏形容葡萄像念珠一樣排列。
- 馬風:指作者馬鈺自己。
- 蓬島:即蓬萊,傳說中的仙島,這裏指作者的隱居之地。
翻譯
葡萄的根莖盤曲如虯龍,藤蔓環繞,每一片葉子都青翠欲滴。日、月、星的光輝照耀下,葡萄架上結滿了果實,其中有幾串特別珍貴。
起初它們像琉璃一樣半透明,最終成熟後變得像瑪瑙般斑斕。一串串緊密地聚集在一起,圓潤小巧。它們排列得像念珠一樣,我擔心有人會偷走,所以我自己吃了,然後回到了我的隱居之地——蓬萊島。
賞析
這首作品以生動的意象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葡萄的生長過程和美麗形態。通過比喻和誇張手法,將葡萄的根莖比作蟠虯,藤蔓比作龍鬚,形象地展現了葡萄的生機與活力。同時,運用「琉璃」和「碼瑙」來形容葡萄未成熟和成熟後的顏色,巧妙地傳達了葡萄色彩的變化。最後,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表達了對葡萄的珍愛之情,並借「馬風吃了歸蓬島」一句,展現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自得其樂的心態。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