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 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別愁。 醉歸無以贈,祗奉萬年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李蘇州:指擔任蘇州刺史的李棲筠。獨孤及與李友善。
  • 孟嘉帽孟嘉(mèng jiā),東晉時期名士。《晉書·孟嘉傳》載,孟嘉爲桓溫參軍,重陽節時隨桓溫登龍山,「有風至,吹嘉帽墮落,嘉不之覺。溫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嘉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命孫盛作文嘲嘉,著嘉坐處。嘉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後人常用「孟嘉帽」形容人瀟灑超脫。
  • 庾公樓庾公(yǔ gōng),指東晉庾亮。《世說新語·容止》載,庾亮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公徐雲:『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因便據胡牀,與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後用「庾公樓」泛指觀賞遊樂的樓亭。
  • 徵客:遠行的客人,這裏指詩人自己。
  • 祗奉:恭敬地獻上。

翻譯

在這菊花開得燦爛的日子,正趕上您在秋日裏乘興設宴。您就如同孟嘉般在風中灑脫自在,這聚會之處恰似那月下的庾公樓般充滿雅興。美酒能夠挽留住我這個遠行的人,歌聲也能驅散離別的憂愁。喝醉了回去卻沒有什麼可以相贈,只能恭敬地獻上我深深的祝願。

賞析

這首詩以九月九日重陽節爲背景,開篇點明時節,描繪出秋日菊開的美好景緻 ,也點明聚會之時。頷聯巧妙運用典故,將李蘇州比作孟嘉,聚會之地比作庾公樓,既表現出李蘇州的風雅瀟灑,又賦予宴會一種高雅的氛圍,讓人聯想到魏晉名士們的灑脫風流與清談雅趣。頸聯寫出了宴會上酒和歌的美妙作用——能挽留客人、消解離愁,將宴會歡樂又略顯惆悵的情緒推向高潮。尾聯「醉歸無以贈,祗奉萬年酬」,表現出詩人在宴會後的感恩與真摯的祝福,即便沒有貴重禮物,那份深深的祝願也足以令人感動。全詩言語優美,用典自然貼切,在歡快的宴會描寫中又暗藏着離別前的淡淡愁緒,在對友人的讚揚與留戀之情中,盡顯優雅的風度與真摯的感情 。

獨孤及

獨孤及

獨孤及,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天寶末,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代宗召爲左拾遺,俄改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課加檢校司封郎中,賜金紫。徙常州,卒諡曰憲。集三十卷,內詩三卷,今編詩二卷。 ► 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