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早發

中庭望啓明,促促事晨征。 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 水流白煙起,日上彩霞生。 隱士應高枕,無人問姓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庭:院子中間。
  • 啓明:啓明星,也就是金星,早上出現在東方時叫啓明星。
  • 促促:匆匆、急迫的樣子 。
  • 寒樹:因寒冷而顯得蕭瑟的樹木。
  • :出行。
  • 霜橋:結霜的橋樑。
  • 隱士:隱居不仕的人。
  • 高枕:墊高枕頭安心睡覺,這裏形容隱士悠然閒適的狀態。

翻譯

站在院子中間望向東方的啓明星,因爲事務匆匆,在清晨就要踏上遠行的路途。寒冷的樹林裏鳥兒剛剛開始活動,結霜的橋上還沒有行人走動。水流中升起嫋嫋白色煙霧,太陽升起之時天際浮現出五彩的霞光。那些隱居的人此時應該還在高枕無憂地酣睡,沒有人關注他們姓甚名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清晨出發時所看到的景象。開篇點明「望啓明」「促促事晨徵」,直接表明要趁着清晨踏上行程,體現了時間的緊迫與行程的匆忙。中間兩聯寫景極爲生動,「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通過「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鮮明地描繪出黎明前的清冷寂靜,靜中有動,鳥兒的初動更襯出環境的幽靜。「水流白煙起,日上彩霞生」則展現了一幅動態而絢爛的畫面,隨着時間推移,太陽升起時,水流和彩霞的美妙變化,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衝擊,描繪出清晨自然景色的獨特魅力。尾聯「隱士應高枕,無人問姓名」由景聯想到隱士,與自己匆忙的行程形成鮮明對比,透露出詩人對隱士悠然生活的嚮往,在旅途中的奔忙之餘,也流露出內心對寧靜自在生活的渴望,深化了詩歌的意境,讓人更能體會到詩人複雜的情感和旅途心境。整首詩情景交融,既生動展現了旅途的清晨景色,又蘊含着詩人的感慨和思考 。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