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服慄:食用栗子。慄(lì)。
- 山翁:指晉代山簡,這裏作者自比山翁。
- 咀噍(jǔ jiào):咀嚼。
翻譯
年紀漸老每日增添腰腳的病痛,我這像山翁般的人依着舊傳的方法吃栗子。經過風霜的栗子如斧頭的刃口飽含金黃之氣,手插入丹田彷彿藉着那點火光。放入口中鏘鏘作響起初還未熟透,低下頭咀嚼不能太匆忙。有客人來就說早晨起來得晚,慢慢嚥下三次才收取那白玉般的漿汁。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吃栗子展開,描寫細緻入微。老去患病,以吃栗子來調養,寫出作者對生活中小事的關注和對健康的重視。詩中對栗子的描寫很生動,如「經霜斧刃全金氣」寫出栗子的外形和色澤,「入口鏘鳴初未熟」則形象地描繪了吃栗子時的感覺。整個詩歌富有生活氣息,在平淡中蘊含着一種閒適與自足之情。同時在描寫吃栗子的過程中,也隱隱透露出作者享受生活細節、樂天安命的心境。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