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碧玉高樓臨水住,紅杏開時,花底曾相遇。一曲陽春春已暮,曉鶯聲斷朝雲去。 遠水來從樓下路,過盡流波,未得魚中素。月細風尖垂柳渡,夢魂長在分襟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碧玉:常用來比喻美麗的女子。這裏代指住在高樓的女子。
  • 陽春:這裏指歌曲名,如《陽春曲》,音調高雅。
  • 朝雲:用楚襄王夢會巫山神女典故,此處代指女子離去。
  • 魚中素:古有魚傳尺素之說,指書信。
  • 分襟:指分離,分手 。

翻譯

那個美麗的女子住在臨水的碧玉高樓上,紅杏花開的時候,我在花下與她偶然相遇。我們共同聆聽一曲高雅的《陽春》曲調,可時光匆匆,春天已經遲暮,清晨鶯啼聲停歇,她如同清晨的雲一樣飄然而去。 從遠方流來的江水沿着樓下的道路流淌,江水流波無數,卻沒能帶來她的一封書信。在那月色清幽、微風尖尖的垂柳渡口,我的夢魂常常徘徊在我們分手離別的地方 。

賞析

這首詞是晏幾道的佳作,情韻深長。上片開篇描繪出女子居住環境的美好,「碧玉高樓臨水住」營造出一種高雅清幽的氛圍。「紅杏開時,花底曾相遇」點明兩人邂逅的浪漫場景,充滿青春的美好與愉悅。「一曲陽春春已暮」語義雙關,既表明春天的離去,也暗示兩人美好時光的消逝。「曉鶯聲斷朝雲去」中「朝雲」的離去,寫出女子的消逝,讓詞人內心充滿失落。 下片「遠水來從樓下路,過盡流波,未得魚中素」借江水寄託盼而不得的情感,以水的綿綿不絕象徵思念的悠長,而書信未得增添了孤獨與落寞。「月細風尖垂柳渡」描繪出悽清的景色,烘托出詞人內心的惆悵。「夢魂長在分襟處」表明詞人對離別之處念念不忘,夢魂常繞,將深深的眷戀和無盡的相思推向極致,整首詞情景交融,展現了詞人真摯而細膩的情感。

晏幾道

晏幾道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南昌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爲大晏,稱晏幾道爲小晏。《雪浪齋日記》雲:“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鷓鴣天》中“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兩句受人讚賞。 ► 2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