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變文 其四
妾嫁來沙漠,經冬向晚時。
和明以合調,翼以當威儀。
紅臉偏承寵,青蛾侍妾時。
□□□□□,每憐歲寒期。
今果連其病,容華漸漸衰。
五神俱總散,四代的危危。
月華來映塞,風樹已驚枝。
鍊藥須岐伯,看方要巽離。
此間無本草,何處覓良師。
妾貌如紅線,孤鸞視影猶□□,龍劍非人尚憶雌。
妾死若留故地葬,臨時請報漢王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沙漠:指西北部的荒涼地區(注:「漠」讀「mò」)
- 和明:和諧晴明
- 翼:輔助
- 青蛾:本指女子的眉,這裏代指年輕的侍女(注:「蛾」讀「é」)
- 五神:五臟之神
- 四代:四肢
- 岐伯:傳說中的古代名醫
- 巽離:八卦中的兩個卦象,這裏可能指醫術中的某些理論或方法
- 本草:中藥的統稱
翻譯
我嫁到這沙漠之地,已到冬天接近傍晚的時候。和諧晴明可與之相和,輔之以當保持威儀。紅紅的臉頗受寵愛,年輕侍女陪侍在旁。□□□□□,常常憐憫每年的寒冷時期。如今果然接連患病,容顏漸漸衰退。五臟之神都已紊亂分散,四肢也感到危險虛弱。月光照耀着邊塞,風吹樹枝已令人驚覺。煉藥需要像岐伯這樣的名醫,看藥方需要懂得巽離之理。這裏沒有中草藥,到何處去尋覓良醫呢。我的容貌如同紅線(注:可能指紅線女的故事,比喻自己的美貌和命運),孤獨的鸞鳥看着自己的影子,龍劍沒有了人還會想起雌劍(此處用鸞鳥和龍劍的故事,表達自己的孤獨和思念)。我若死了請求留在這故地埋葬,到時候請報告漢王知曉。
賞析
這首詩以王昭君的口吻,描述了她嫁到沙漠後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感受。詩中描繪了她的容顏衰退、身體患病,以及在異鄉尋找良醫的艱難。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如月光映塞、風樹驚枝,烘托出她的孤獨和淒涼。同時,詩中運用了一些典故,如岐伯、巽離、紅線女、孤鸞、龍劍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最後,王昭君表達了若死願留故地葬的心願,並希望能告知漢王,體現了她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自身命運的無奈。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生動地展現了王昭君在異鄉的悲慘遭遇和複雜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