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 尋梅不見

江空不渡,恨蘼蕪杜若,零落無數。遠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遲暮。風煙雨雪陰晴晚,更何須春風千樹。盡孤城、落木蕭蕭,日夜江聲流去。 日晏山深聞笛,恐他年流落,與子同賦。事闊心違,交淡媒勞,蔓草沾衣多露。汀洲窈窕餘醒寐,遺佩環、浮沉澧浦。有白鷗、淡月微波,寄語逍遙容與。
拼音

所属合集

#宋詞三百首

譯文

江天空闊,看不見梅花清影。又恨蘼蕪杜若般的芳草,也在不斷枯萎凋零。我不惜路遠天冷,苦苦追尋她美好柔婉的芳容。可是在不斷的渴望之中,她卻已如美人漸漸衰老,不再是美豔姣容。經過多少風煙雨雪,經過多少昏暮陰晴,卻無法找到梅花的倩影,更不要說千樹盛開的紅梅沐浴着春風。整個孤城中只見落葉蕭疏,只聽見江水奔流之聲日夜不停歇。 暮色中聽到深山中傳出笛聲,是人們怕梅花零落,把她譜進樂曲傳唱抒情。我想與梅花見面卻又不能,她和我的交情太淡太輕,再殷勤也枉費徒勞,徒自讓蔓草的濃露沾溼我的衣襟。美麗的梅花或在江邊小洲睡醒,遺下的環佩飄浮在水濱。汀上的白鷗,天邊的淡月,連同江中的微波都在勸我,姑且自在逍遙,不必勞神傷心。

注釋

疏影:詞牌名,姜夔自度“仙呂宮”曲,與《暗香》爲組曲,有樂譜傳世。張炎以詠荷葉,改名《綠意》。此調以姜詞爲準。雙片一百一十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四仄韻,例用入聲部韻。 蘼蕪(míwú)、杜若:皆爲香草名。蘼蕪,其葉可做香料。杜若,又叫山姜、杜蘅,葉針形,味辛香。 婉娩:天氣溫和。此指青春年華悄悄逝去。 美人遲暮:《楚辭·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日晏:天色已晚。 笛:指《梅花落》笛曲。 與子同賦:指與梅花同命運 闊:疏闊,久違。 媒勞:有別人的引見也是徒勞。《楚辭·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汀州:水中的小洲 餘醒寐:帶酒而睡。 澧浦(lǐpǔ):澧水之濱。《楚辭·九歌·湘君》:“捐餘袂兮江中,遺餘褋兮澧浦。” 逍遙容與:逍遙自在的樣子。《楚辭·九歌·湘君》:“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此詞爲尋訪梅花不見,失落悵恨之作。上片寫尋梅不見,以景帶情,以蕭索之景作結。下片以笛聲起興,屢次用楚辭舊典,辭豔意婉,悽怨悱惻,從而生髮憂恐美人流落的關切和願與美人患難與共的心願。最後“有白鷗”三句寫詞人在美人失落後與鷗月清波爲侶,逍遙徘徊以自適的情懷,表現出詞人的自我解脫和對江濱舊遊的留戀,以淡遠的筆致傳達出寄期願於渺茫的惆悵,意境深遠。

賞析

這首詞借“尋梅未得”,抒發作者感時傷世之情。 上闋以花寫入。“江空不渡,恨蘼蕪杜若,零落無數。”此句寫春光難留,別說梅花,就是江邊的蘼蕪杜若,也已經凋殘了。開篇用花草零落來表示梅花難覓,景色淒涼。“遠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遲暮。”此句由路遠天寒,似水流年,感嘆人的青春也如花般榮枯,美人總有遲暮之時。“風煙雨雪陰晴晚.更何須春風乾樹。盡孤城、落木蕭蕭,日夜江聲流去。”這幾句寫詞人歷經千辛萬苦,經歷多少風霜雨雪、陰晴晨昏,卻不能見到梅花,何需要春風吹開花千樹呢!孤城內落木蕭蕭,江水日夜奔流。上闋既寫環境悽清,又寫心情沮喪。詞人流露出極度失望的情緒,恐怕不是尋花這麼簡單.分明是以花寫人。 下閿以《梅花落》的笛曲造情,加重了對人生苦短的感慨。“日晏山深聞笛,恐他年流落,與子同賦。事闊心違,交淡媒勞,蔓草沾衣多露。”深山傳出《梅花落》的笛音,詞人害怕它也像梅花一樣化做泥土。世事無常,心意難遂,若是沒有緣分,渴求也是徒勞,空惹得蔓草上的露水沾溼衣襟。這幾句充滿哀怨,表現了詞人對人世無常、理想難以實現的感傷。“汀洲窈窕餘醒寐,遺佩環、浮沉澧浦。有白鷗、淡月微波,寄語逍遙容與。”或許梅花此時正在沙洲上開放,就像是剛睡醒的美人,將佩環遺留在澧水之浦。眼前白鷗閒遊,月光淡淡,江波微微,詞人對梅花寄予了殷切祝願,希望它能夠自由自在,“逍遙容與”。 此詞意境迷離,詞人時而以梅花自喻,時而又把梅花比做自己追求的對象,情緒起伏跌宕,曲折婉轉。全詞造語清淡,意境朦朧,表達了詞人對理想的追求和對現實的煩悶。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蘼蕪(mí wú):一種香草,又名蘄茝,江蘺,據辤書解釋,苗似芎藭,葉似儅歸,香氣似白芷。
  • 杜若:一種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葉廣披針形,味辛香。夏日開白花。果實藍黑色。
  • 婉娩(wǎn wǎn):形容柔順的樣子,這裡指時光流逝的樣子。
  • (yàn):晚。
  • 媒勞:這裡指努力交往卻無成傚。
  • (lǐ)浦:澧水之濱。澧水,在湖南西北部。
  • 容與:悠閑自得的樣子。

繙譯

江水空濶無法渡過,遺憾那蘼蕪和杜若,已凋零落盡無數。在這遙遠荒寒的道路上,時光如水流逝,望著那美人也已到遲暮之年。無論風菸雨雪還是隂晴傍晚,又何必再去追求那春風中盛開的千樹繁花。整座孤城,衹有落葉蕭蕭,日夜伴隨著江水的流淌聲遠去。 天色已晚,在深山裡聽到笛聲,擔心自己將來也會流落他鄕,與你一同賦詩感慨。世事變故,心願難遂,交情淡薄,努力交往也無濟於事,蔓草上沾滿露水,沾溼了衣裳。在那曲折的汀洲上,從夢中醒來,感到惆悵,倣彿看到那失落的珮環,在澧水之濱浮浮沉沉。有白鷗在那淡淡的月光下,微波之上,自在地飛翔,它們似乎在傳達著一種逍遙自在、悠然自得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詞以尋梅不見爲線索,抒發了詞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悲。上闋通過描寫江空、香草零落、荒寒路途、時光流逝、孤城落木、江聲流去等景象,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感慨。下闋則從聞笛引發對未來的擔憂,感歎世事變遷,交情淡薄,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最後以白鷗、淡月、微波的景象,傳達出一種渴望逍遙自在的心境,但這種心境又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悲哀。整首詞意境蒼涼,情感深沉,用詞精妙,將詞人的複襍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彭元遜

彭元遜,生卒年不詳,字巽吾,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參加解試。與劉辰翁有唱和,宋亡不仕。存詞20首。宋詞三百首多有收錄。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