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 過都城舊居有感
湖山經醉慣,漬春衫,啼痕酒痕無限。又客長安,嘆斷襟零袂,涴塵誰浣。紫曲門荒,沿敗井、風搖青蔓。對語東鄰,猶是曾巢,謝堂雙燕。
春夢人間須斷,但怪得當年,夢緣能短。繡屋秦箏,傍海棠偏愛,夜深開宴。舞歇歌沉,花未減、紅顏先變。佇久河橋欲去,斜陽淚滿。
拼音
所属合集
名句
譯文
那湖光山色彷彿也看慣了我的醉熏熏的嘴臉,滿身都是啼痛酒跡,漬污了我的春衫。我再一次來到京都臨安客居,想到殘破污濁的衣服,再也無人縫補洗涮,不免感到哀傷。熱鬧的街頭巷陌門徑一早已經荒蕪了,我沿着殘破的斷瓦殘垣,看到的是微風輕輕地吹拂着荒草野蔓。東鄰的屋裏傳來燕語呢喃,那是一對曾在朱門大院居住過的雙燕。我知道人間的歡樂是非常短暫的,彷彿一場短短的春夢很快就夢醒了。只可惜當年,美好的夢竟然是那樣的短暫。在錦繡的帷幄中彈奏秦箏,依傍着海棠花纏綿繾綣,在深夜裏歌舞盛宴。到現在那歡樂的歌舞早已經渺無蹤跡,雖然花兒的顏色還沒有褪減,但是人的紅顏早已改變。我站立在河橋上不想離去,斜陽下,辛酸的淚水早已經溢滿了我的兩隻眼睛。
注釋
湖山:指西湖及湖邊的高山。
漬:沾染。
斷襟零袂:指衣服破碎。襟:衣領。裾:衣初。浣:洗滌。
紫曲:指妓女所居的坊曲。
序
此詞爲作者晚年重過臨安故居,感慨盛衰,傷悼杭州姬妾之作。上片寫重過臨安舊故。“湖山”三句追懷昔日與杭州姬妾在舊居湖山的歡娛生活。“又客長安”五句,辭意頓轉,以一“嘆”字總領今日之衰敗,“斷襟零袂”嘆己之潦倒飄零之悽苦,流露出對愛姬之溫存體貼的甜蜜回憶。“對語東鄰”三句借雙燕對語反襯詞人失侶孤棲,又借謝堂、東鄰之變遷寫出臨安舊居的人事滄桑,物異人非,傳達出傷逝悼亡之意。
下片寫今昔悲歡之感。“春夢”六句承上片“經醉慣”而具體描述昔日之歡樂。今日重返舊居,一段繡屋彈箏、海棠夜宴的溫馨美妙的春夢,頓時浮上詞人心頭,然而春夢已破,昔日夜宴歌舞消逝沉寂,眼前海棠花依舊嬌豔,而特別喜愛傍依海棠花的愛姬,卻早已凋殘零落!最後寫離舊居而去,久久佇立河橋、任斜陽映照滿面淚痕。陳洵認爲本詞“過舊居,思故國也”(《海綃說詞》),雖然實據不足,但字裏行間,憑弔興亡,已暗露家國之慨。
賞析
吳文英在杭州居時曾納一妾,能歌善舞,相愛甚深,不幸別後不久去世。這首詞爲重過舊居時的悼亡之作,是悼念其杭州亡妾的。上片描寫重遊舊地的所見的凋零景象,下片追憶往昔生活的歡樂幸福,在對比中抒發感時傷世之哀悼,突出感傷失落的情懷。開頭三句從分別時寫起,聯繫今昔。陳絢《海綃說詞》雲:過故居,思故國也。讀罷此詞,即可見作者別時的酒痕啼痕依稀還在,當年悲歡離合種種情事的痕跡猶在。以下又緣情佈景,“又客長安”三句詞極沉痛深婉,委婉地表現出昔日愛姬對作者的體貼溫存,及詞人對亡者的深切懷念。“紫曲”以下寫重訪舊居的經過和深慨。既寫出物是人非之感,也婉轉地寫出時代之衰亂。尾句用雙燕反襯詞人之孤獨,又引出下片對往昔雙宿雙飛幸福生活之回憶。“繡屋”三句一寫室內,一寫夜晚,無時無地不歡樂。最後幾句折到眼前。以景寫情。作者帶着滿襟淚痕,滿眼淚花,滿心酸楚在夕陽中告別舊居。情境俱現,餘味悠長。此詞有兩條抒情線索:一條是詞人的私情,即憶姬這情;另一條是表現當時國人的公憤,即亡國之懼。把個人的身世之感與對國家盛衰存亡的關心結合起來,正是這首詞的特色。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
吳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浣溪沙 · 其三觀吳人歲旦遊承天 》 —— [ 宋 ] 吳文英
- 《 法曲獻仙音 · 其一黃鐘商秋晚紅白蓮 》 —— [ 宋 ] 吳文英
- 《 高陽臺 》 —— [ 宋 ] 吳文英
- 《 探芳信 》 —— [ 宋 ] 吳文英
- 《 玉胡蝶/玉蝴蝶 》 —— [ 宋 ] 吳文英
- 《 點絳脣 · 試燈夜初晴 》 —— [ 宋 ] 吳文英
- 《 高平探芳新龜翁下世後登研意 》 —— [ 宋 ] 吳文英
- 《 喜遷鶯 · 太蔟宮,俗名中管高宮同丁基仲過希其一道家看牡丹 》 —— [ 宋 ] 吳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