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安康地理接商於,帝命專城總賦輿。 夕拜忽辭青瑣闥,晨裝獨捧紫泥書。 深山古驛分騶騎,芳草閑雲逐隼旟。 綺皓清風千古在,因君一爲謝巖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安康:地名。
  • 商於:古地區名,在今陝西省商洛市東南。
  • 專城:指主宰一城,意爲出任州郡地方長官 。
  • 賦輿:這裏指徵收賦稅和徵集兵車,代指地方政務。
  • 夕拜:即夕郎,唐時爲給事中的別稱。
  • 青瑣闥(tà):宮門,借指朝廷。
  • 紫泥書:指詔書。古人書信用泥封,泥上加蓋印璽,皇帝詔書則用紫泥。
  • 騶(zōu)騎:指侍從騎馬的人。
  • 隼旟(sǔn yú):繪有隼鳥的旗幟,爲州郡長官出行時的儀仗。
  • 綺皓:指「商山四皓」,秦末漢初隱居商山的四位隱士。
  • 謝巖居:向隱居山林的人致意。

翻譯

安康的地域與商於相連,皇帝下令讓您去主宰一方,總理當地的政務。 夜間還在朝廷爲官,忽然之間就辭別了皇宮朝堂,清晨就獨自帶着詔書踏上了行程。 在那深山裏的古老驛站,那些侍從騎馬的隊伍就此分開,途中那芳草萋萋、閒雲悠悠,像是在追逐着您那繪有隼鳥的旗幟。 商山四皓的高潔風範千古長存,因爲您此次赴任,我借您向那隱居在山中的賢士致意。

賞析

這首詩是皇甫曾送別商州杜中丞赴任之作。開篇點明商州的地理位置,引出杜中丞受帝命前往任職之事,奠定全詩送別兼頌美的基調。頷聯以「夕拜」與「晨裝」的時間對比,「忽辭」和「獨捧」的行動對照,突出赴任之急與使命之重。頸聯描繪了深山古驛分別時的場景,「芳草閒雲」的悠然與「騶騎」「隼旟」的莊重形成對比,在烘托行程中既有離別的惆悵,又有赴任的莊嚴感 。尾聯提到「商山四皓」,既扣住商州這個特定地域,又通過對古代賢士的提及,暗頌杜中丞有着如古人一般的高潔品德,同時借向山中隱士致意,增添了詩歌的清幽高遠之意境,表達了送別者對友人的美好祝福以及對其此去爲政的期許,整首詩格調高雅,情感真摯而含蓄。

皇甫曾

唐安定人,字孝常。皇甫冉弟。玄宗天寶間進士。歷侍御史。後坐事貶舒州司馬,移陽翟令。工詩,出王維之門,詩名與兄相上下。有詩集。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