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簣(kuì):盛土的竹筐。
- 階:臺階,這裏指挖掘的進程。
- 不次:不挨次序。
- 汔(qì):接近,幾乎。
- 濟:渡過。
翻譯
差一筐土的努力,會堆積不成山丘。挖井挖到九階,也沒有見到水澤。走一百里路的人,走到九十里才相當於走了一半,小狐狸渡河幾乎就要渡過去了,卻浸溼了它的尾巴。所以說時機啊,時機不會再來。有始有終不斷循環,這才稱得上是君子。
賞析
這首詩通過列舉多個事例,如差一筐土就不能堆成山丘、挖井快成功時還沒見到水、走百里路九十里纔算一半、小狐狸渡河差一點成功卻功虧一簣等,強調了做事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同時也告誡人們要珍惜時機。最後提出有始有終不斷循環纔是君子的行爲。整首詩語言簡潔,道理深刻,以生動的事例引發人們的思考和警醒。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
黃庭堅的其他作品
- 《 上大蒙籠 》 —— [ 宋 ] 黃庭堅
- 《 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 》 —— [ 宋 ] 黃庭堅
- 《 戲題斌老所作兩竹梢 》 —— [ 宋 ] 黃庭堅
- 《 戲答趙伯充勸莫學書及爲席子澤解嘲 》 —— [ 宋 ] 黃庭堅
- 《 謝景叔惠冬筍雍酥水梨三物 》 —— [ 宋 ] 黃庭堅
- 《 次韻冕仲考進士試卷 》 —— [ 宋 ] 黃庭堅
- 《 爲黃龍心禪師燒香頌三首 》 —— [ 宋 ] 黃庭堅
- 《 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 —— [ 宋 ] 黃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