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春日即事

· 林逋
鴛鴦如綺杜蘅肥,鸂鶒夷猶翠瀲微。 但據汀洲長並宿,莫衝煙靄輒驚飛。 已輸謝客清吟了,未忍山翁爛醉歸。 釣艇自橫絲雨霽,更從蒲筱媚斜暉。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鸂鶒(xī chì):水鳥名。
  • 夷猶:從容不迫。
  • (liàn):水波相連的樣子。
  • 汀洲:水中小洲。
  • (zhé):總是。
  • 謝客: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
  • 蒲筱(pú xiǎo):蒲草和小竹。

翻譯

鴛鴦如同彩色的綺羅,杜蘅長得很繁茂,鸂鶒從容自在,翠色的水波微微相連。只根據水中小洲長久地一起棲息,不要總是衝進煙靄中就驚飛起來。已經比不上謝靈運的清新吟唱了,也不忍心像山翁那樣爛醉着回去。釣魚的小艇在絲般細雨停止後自然橫放着,更是從蒲草和小竹間嫵媚地映照着斜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池上的美景。詩中以鴛鴦、杜蘅、鸂鶒等景物,勾勒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畫面。通過對水鳥自在棲息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悠然寧靜的心境。「已輸謝客清吟了」體現出詩人自謙且欣賞自然的情感。「釣艇自橫絲雨霽,更從蒲筱媚斜暉」進一步烘托出雨後池上的靜謐與美好,讓人感受到一種恬淡閒適之美。整體意境清新自然,富有詩意。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詩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爲妻,以鶴爲子”,人稱“梅妻鶴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