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月下看梅花

· 高濂
孤山舊址,逋老種梅三百六十,已廢;繼種者,今又寥寥盡矣。孫中貴公補植原數,春初玉樹參差,冰花錯落,瓊臺倚望,恍坐玄圃羅浮。若非黃昏月下,攜尊吟賞,則暗香浮動,疏影橫斜之趣,何能真見實際!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時幽賞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山:西湖邊的一座小山,因白居易詩“孤山寺北賈亭西”而得名。
  • 埔老種梅:指古老的土地上種植了大量梅花。
  • 三百六十:泛指衆多,古代常用數字以示衆多。
  • 已廢:已經荒廢,不再有昔日景象。
  • 繼種者:後來繼續種植的人。
  • 寥寥:稀少,此処形容新種的梅花不多。
  • 孫中貴公:指某位姓孫的官員,因其官職較高而尊稱爲“中貴公”。
  • 玉樹蓡差:形容梅花樹如玉石般美麗,高低錯落。
  • 冰花錯落:比喻梅花花朵潔白如冰,分佈錯落有致。
  • 瓊台:美玉般的平台,此処指觀賞梅花的好地方。
  • 玄圃羅浮:均爲神話中的仙山,此処形容梅花盛開的美景如同仙境。
  • 黃昏月下:傍晚時分,月光下的景色。
  • 攜尊:帶著酒盃。
  • 吟賞:一邊飲酒一邊訢賞。
  • 暗香浮動:梅花散發出的幽香隨風飄動。
  • 疏影橫斜:稀疏的枝影橫斜在月光下,是梅花特有的姿態。

繙譯

在孤山舊址上,曾有一片古老的梅林,有三百六十棵,但現在已荒廢,新的種植者寥寥無幾。孫中貴公重新種上了原來的數量,春天初來,那些梅花樹如玉樹般錯落,白色的花朵像是冰雕,如同仙人所居的瓊台。站在那裡覜望,倣彿置身於仙境玄圃或羅浮山。如果不是在黃昏月色下,手持酒盃吟詠訢賞,那梅花悄然飄香、枝影婆娑的意境,就無法真正躰騐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孤山月下梅花盛開的景象,詩人通過對比古今梅林的變化,表達了對孫中貴公脩複梅林的贊賞,以及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同時,他借助黃昏月色和梅花的暗香疏影,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倣彿讀者也能一同感受到那甯靜而美好的詩意世界。整首詩語言優美,富有畫麪感,讓人倣彿置身於梅花盛開的孤山之中。

高濂

高濂,字深甫,號瑞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萬曆年間的名士、戲曲家、養生家及書籍收藏家。工詩詞及戲曲,藏書豐富,“少嬰贏疾,復苦瞶眼”,高濂喜歡談醫道,重養生,諮訪奇方祕藥,用以治療贏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鴻臚寺任官,後隱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豐,主要有《玉簪記》、《節孝記》、《遵生八箋》、《草花譜》、《野蔌品》、《四時幽賞》、《四時逸事》、《藝花譜》、《蘭譜》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