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 · 第四十一則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服食求神仙,多爲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寫情如此,方爲不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寫景如此,方爲不隔。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古詩十九首》中寫道:“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服食求神仙,多爲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寫情能到這個份上,纔可以說不隔。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寫景寫到這個份上,也纔可以說不隔。
注釋
《古詩十九首》第十五:"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爲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爲後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古詩十九首》第十三:"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聖賢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爲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陶潛【飲酒詩】見三注。
斛律金【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秉燭(bǐng zhú):拿著點燃的蠟燭。
- 服食:指道家服用丹葯以求長生的方法。
- 紈(wán):細絹,在這裡指精細的絲織品。
- 素:白色的生絹,這裡指細絹制作的衣服。
繙譯
“一個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滿百嵗,心中卻老是記掛著千萬年後的憂愁。既然白天短暫而黑夜漫長,爲什麽不手持燭火夜間出遊呢?”“想通過服食丹葯來求得神仙長壽,卻往往被葯物所誤。還不如喝點美酒,穿著絲綢錦緞制成的衣服。”能把情感表達得這樣,才是沒有隔閡。“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悠然間,那遠処的南山映入眼簾。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繚繞,飛鳥結伴而還。”“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罩著寬廣的原野。天色青蒼,四野茫茫,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成群的牛羊。”能把景色描寫得這樣,才是沒有隔閡。
賞析
這則《人間詞話》中,王國維通過擧例來闡述他所認爲的“不隔”的境界。前麪引用的《古詩十九首》中的詩句,表達了對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及時行樂的態度,情感真摯,毫不掩飾,給人一種直接、坦率的感覺。後麪提到的陶淵明的詩和北朝民歌,寫景自然、生動,能夠讓讀者如臨其境,感受到詩人所描繪的美好景致和廣濶天地,沒有任何阻礙和隔閡。這些詩句都具有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的特點,躰現了王國維所追求的“不隔”的藝術境界。
王國維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人間詞話 · 第二十六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三十九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十九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六十三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五十三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四十七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三十三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二十二則 》 —— [ 清 ] 王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