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

· 唐寅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東。 幾回缺月還圓月,數陣南風又北風。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 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獃半作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短篷:小船的篷,這裏代指小船。
  • 歲久:日子久了。
  • 癡獃(ái):同「癡呆」,指傻傻的樣子 。

翻譯

世間的萬事萬物就如同掛着短篷的小船,在水中漂盪,時而移到西岸,時而又飄到東岸,漂泊不定。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月亮由缺變圓,又看過好幾陣南風颳過之後又轉成北風。日子久了人不可能一直都順風順水、過得美好,就像春天深處盛開的花朵,又能紅得了多長時間呢?那些是非之語傳到你耳朵裏,你一定要學會忍耐,一半裝成傻傻呆呆不知情的樣子,一半裝成耳朵聽不見的樣子。

賞析

這首詩以通俗易懂卻又富有深意的語言,傳達出深刻的人生道理。開篇以「世事如舟掛短篷」作喻,形象地展現了世事的無常與多變,如同在水中漂泊不定的小船,沒有固定的方向。「幾回缺月還圓月,數陣南風又北風」通過自然景象的變化,月亮的陰晴圓缺、風向的不斷轉變,進一步強化了這種世事變幻的感覺,讓人感受到生活中充滿了不確定性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運用對比,以人之難有長久順遂與花之短暫嬌豔類比,說明人生的美好時光往往難以長久,事物的繁盛都是短暫的。最後「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則直接點明主旨,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是非時,要學會隱忍,不要過於計較,表現出一種豁達超脫的人生態度。這首詩言辭樸實無華,卻蘊含着對人生的深邃洞察,能引發人們對生活種種境遇的思考,具有很強的警世意義 。

唐寅

唐寅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