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兄弟
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須貽同氣之光,無傷手足之雅。玉昆金友,羨兄弟之俱賢;伯壎仲篪,謂聲氣之相應。兄弟既翕,謂之花萼相輝;兄弟聯芳,謂之棠棣競秀。患難相顧,似鶺鴒之在原;手足分離,如雁行之折翼。
元方季方俱盛德,祖太丘稱爲難弟難兄;宋郊宋祁俱中元,當時人號爲大宋小宋。荀氏兄弟,得八龍之佳譽;河東伯仲,有三鳳之美名。東征破斧,周公大義滅親;遇賊爭死,趙孝以身代弟。煮豆燃萁,謂其相害;斗粟尺布,譏其不容。
兄弟鬩牆,謂兄弟之鬥狠;天生羽翼,謂兄弟之相親。姜家大被以同眠,宋君灼艾而分痛。田氏分財,忽瘁庭前之荊樹;夷齊讓國,共採首陽之蕨薇。雖曰安寧之日,不如友生;其實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 底:的。
須貽同氣之光,無傷手足之雅。貽:給,藉助。同氣:指兄弟同屬父母血氣所生。
玉昆金友,羨兄弟之俱賢;伯壎仲篪,謂聲氣之相應。《詩經》有“伯氏吹壎,仲氏吹篪”的詩句,喻兄弟和睦。壎:即壎。篪:音遲,古時用竹管制成的樂器。
兄弟既翕,謂之花萼相輝;兄弟聯芳,謂之棠棣競秀。翕:音西,閉合,收攏。
患難相顧,似鶺鴒之在原;手足分離,如雁行之折翼。鶺鴒:音急靈,一種鳥,《詩經》中有“鶺鴒在原,兄弟急難”
元芳、季芳俱盛德,祖太丘稱爲難弟難兄;宋郊宋祁俱中元,當時人號爲大宋小宋。漢代人陳寔擔任太丘令,大兒子叫元芳,小兒子叫季方。二人之子爭論誰的父親更優秀一些,陳寔說:“元方難爲兄,季方難爲弟”。中元:考中狀元。
荀氏兄弟,得八龍之佳譽;河東伯仲,有三鳳之美名。漢代人荀淑的八個兒子都很有才能,被稱爲荀氏八龍。唐朝河東人薛攸和堂兄薛元敬、族兄薛德音都很有名,被稱爲河東三鳳。
東征破斧,周公大義滅親;遇賊爭死,趙孝以身代弟。《詩經》有記載,讚頌周公東征砍壞了斧,砍壞了刀,大義滅親,殺掉了叛亂的弟弟管叔和蔡叔。西漢末年趙禮被強盜抓住,要殺死他吃掉,其兄趙孝爭着代弟弟去死,於是強盜放了他們。
煮豆燃萁,謂其相害;斗粟尺布,譏其不容。漢文帝的弟弟謀反,被流放到蜀郡,絕食而死。百姓作歌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兄弟鬩牆,謂兄弟之鬥狠;天生羽翼,謂兄弟之相親。鬩:音細。爭吵,爭鬥。
姜家大被以同眠,宋君灼艾而分痛。漢代姜肱兄弟三人友愛,雖然各自娶妻,仍作大被睡在一起。宋太祖的弟弟病了,用艾葉燒灼皮膚治病,太祖亦如樣爲之,爲弟弟分擔痛苦。
田氏分財,忽瘁庭前之荊樹;夷齊讓國,共採首陽之蕨薇。《隋史》載,田真、田廣、田慶三兄弟商議分家,第二天發現院中荊樹枯萎,於是決定不分家,荊樹又重新發芽。
雖曰安寧之日,不如友生;其實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詩經》中有“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程登吉的其他作品
- 《 卷二·身體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四·科第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三·珍寶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四·花木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三·貧富 》 —— [ 明 ] 程登吉
- 《 卷二·婚姻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四·文事 》 —— [ 明 ] 程登吉
相关推荐
- 《 卷二·外戚 》 —— [ 明 ] 程登吉
- 《 卷二·女子 》 —— [ 明 ] 程登吉
- 《 卷二·婚姻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三·器用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学琼林 · 卷一 · 地輿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四·訟獄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四·技藝 》 —— [ 明 ] 程登吉
- 《 幼學瓊林·卷四·文事 》 —— [ 明 ] 程登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