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卷三·珍寶

  山川之精英,每泄爲至寶;乾坤之瑞氣,恆結爲奇珍。故玉足以庇嘉穀,明珠可以御火災。魚目豈可混珠,碔砆焉能亂玉。黃金生於麗水,白銀出自朱提。曰孔方、曰家兄,俱爲錢號;日青蚨,曰鵝眼,亦是錢名。   可貴者明月夜光之珠,可珍者璠璵琬琰之玉。宋人以燕石爲玉,什襲緹巾之中;楚王以璞玉爲石,兩刖卞和之足。惠王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壁,價重連城。鮫人泣淚成珠,宋人削玉爲楮。賢乃國家之寶,儒爲席上之珍。王者聘賢,束帛加壁;真儒抱道,懷瑾握瑜。   雍伯多緣,種玉於藍田而得美婦;太公奇遇,釣璜於渭水而遇文王。剖腹藏珠,愛財而不愛命;纏頭作錦,助舞而更助嬌。孟嘗廉潔,克俾合浦還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歸璧。玉釵作燕飛,漢宮之異事;金錢成蝶舞,唐庫之奇傳。廣錢固可以通神,營利乃爲鬼所笑。以小致大,謂之拋磚引玉;不知所貴,謂之買櫝還珠。   賢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貪得無厭,雖輜珠必算。崔烈以錢買官,人皆惡其銅臭;秦嫂不敢視叔,自言畏其多金。熊袞父亡,天乃雨錢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濟貧。漢楊震畏四知而辭金,唐太宗因懲貪而賜絹。   晉魯褒作《錢神論》,嘗以錢爲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錢,乃謂錢爲阿堵物。然而牀頭金盡,壯士無顏;囊內錢空,阮郎羞澀。但匹夫不可懷壁,人生孰不愛財。
拼音

所属合集

#幼學瓊林

注釋

山川之精英,每泄爲至寶;乾坤之瑞氣,恆結爲奇珍。 故玉足以庇嘉穀,明珠可以御火災。古代認爲珠玉等是山川精華泄露出來的,可以防災得福。 魚目豈可混珠,碔砆焉能亂玉。碔砆:音武夫,像玉的石頭。 黃金生於麗水,白銀出自朱提。麗水:指金沙江,出產金沙。朱提:朱提山,在四川西部,出產白銀。 曰孔方,曰家兄,僅爲錢號;日青蚨,曰鵝眼,亦是錢名。晉代魯褒曾寫《錢神論》,稱錢“親如家兄,字曰孔方”。青蚨:《搜神記》中記載的一種蟲子,據說捉住母蟲,子蟲就飛來,捉住蟲子,母蟲就飛來,將母蟲和子蟲的血塗在八十一文錢上,都會復飛回來。鵝眼:宋代沈慶通傢俬鑄的錢,一千文穿起來還不到三尺長,被稱爲鵝眼錢。 可貴者明月夜光之珠,可珍者璠璵琬琰之玉。璠璵琬琰:音凡魚碗眼。都是美玉的名字。 宋人以燕石爲玉,什襲緹巾之中;楚王以璞玉爲石,兩刖卞和之足。緹:音提。刖:音月。宋國有一個人把燕石當作玉,用十重黃色的絲巾包藏起來。緹巾:黃色絲巾。卞和:楚國人,得到一塊璞玉,獻給楚王,結果楚厲王和楚武王都認爲是欺騙自己,砍去了他的雙足,後來文王相信了卞和,剖開璞玉,果真得到一塊美玉,起名爲“和氏璧”。 惠王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壁,價重連城。戰國時魏惠王,曾吹噓自己有玉能照亮前後十二乘車。和氏璧被趙國得到後,秦國言欲用十五座相連的城換取它。 鮫人泣淚成珠,宋人削玉爲楮。《博物志》載,水國鮫人的淚滴可以變成珍珠。傳說宋國人用玉刻削成楮樹葉,放在真楮葉中很難分辨真假。 賢乃國家之寶,儒爲席上之珍。孔子曾說:儒者就像席上的珍寶一樣等待人來聘用。 王者聘賢,束帛加壁;真儒抱道,懷瑾握瑜。漢武帝派人帶束帛和玉璧請申公到朝廷來任職。真正的儒者堅持真理,就像懷裏擁着瑾,手中握着瑜一樣。瑾、瑜:都指美玉。 雍伯多緣,種玉於藍田而得美婦;太公奇遇,釣璜於渭水而遇文王。 剖腹藏珠,愛財而不愛命;纏頭作錦,助舞而更助嬌。舞女纏在頭上的裝束,也指贈給舞女的錦帛及錢財。 孟嘗廉潔,克俾合浦還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歸璧。俾:音比。廣西合浦產珍珠,因太守貪慾無度,珍珠都遷移走了,後來孟嘗擔任太守,十分廉潔,珍珠慢慢又遷回來了。相如:指藺相如。 玉釵作燕飛,漢宮之異事;金錢成蝶舞,唐庫之奇傳。漢武帝時有兩仙女贈玉釵,漢武帝送給趙婕妤,宮人想打碎玉釵,結果玉釵變成白燕飛天而去。唐穆宗時,宮中牡丹花開放,有黃色、白色的蝴蝶數萬在花間飛舞,皇帝命令張網捕捉,得到數百隻,仔細一看,原來是府庫的金錢。 廣錢固可以通神,營利乃爲鬼笑。唐代張延斷案,有人送他一萬錢,請他不要過問此事,張延不理會,第二天,有人又送十萬錢,張延說:“十萬錢可以通神靈,我擔心遭受災禍,不能不停止了。”南朝劉伯龍擔任官職,家中很窮,想賺點錢,旁邊有一個鬼拍手大笑,劉伯龍嘆息說:“貧窮是命,今天被鬼笑話”。 以小致大,謂之拋磚引玉;不知所貴,謂之買櫝還珠。 賢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貪得無厭,雖錙銖必算。否:指不賢的人。罹:音離。錙銖:極小的重量單位。 崔烈以錢買官,人皆惡其銅臭;秦嫂不敢視叔,自言畏其多金。崔烈:漢代人,用五百萬錢買了一個司徒的官職,結果兒子崔均說:“外面的人都說你有銅臭味。”秦嫂:蘇秦的嫂子。傳說蘇秦潦落時,嫂子不給他做飯,受到趙王重用後,嫂子跪在地上不擡頭見他,蘇秦問她爲何,嫂子說:“因爲你地位高,錢非常多。” 熊袞父亡,天乃雨錢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濟貧。熊袞:唐代御史,奉公守法,家無積蓄。父親死後,上天降下十萬錢幫他安葬。仲儒:翁仲儒家貧,上天降下十斛金給他家,因此他可以與王候比富。 漢楊震畏四知而辭金,唐太宗因懲貪而賜絹。漢震:漢代人,曾經推薦王密爲邑令,王密晚上帶着金子贈給他,說:“黑夜無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唐代長孫順德接受別人贈給的絹,事情被發覺後,唐太宗又賜給絹十匹,使他羞愧難當。 晉魯褒作錢神論,嘗以錢爲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錢,乃謂錢爲阿堵物。 然而牀頭金盡,壯士無顏;囊內錢空,阮郎羞澀。晉代阮孚帶一個面囊遊會稽,有人問他包中是何物,阮孚說:“只有一文錢看包,恐怕它羞澀。” 但匹夫不可懷壁,人生孰不愛財。

程登吉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爲《幼學瓊林》的編撰者,其《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的兒童啓蒙讀物。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