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世間的事,既要能夠承當擔負,又要善於解脫牽絆。若是不能承擔,便無法有改善世間的事業;如果不善於解脫牽絆,則無法有超出世間的胸懷。
賞析
人既然生到這個世界,便要有所作爲。這個世界很不完美,因此,這個世界有許多事需要改善,明顯的如戰爭和人類種種痛苦的解決,而根本做法則在於人心的改善,這些都必須藉助有擔當的人才能去做。
但是,人世間有許多事情會使這些有擔當的人迷惑,也有許多牽纏,使原本有志的青年改變了方向與初衷。因此,一顆智慧而超脫的心,乃是必要的。梁啓超先生曾說,一個有改善世界心志的人,“一生之中,不可無數年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年之中,不可無數月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日之中,不可無數刻住世界外之世界。”否則,“其所負荷之事,愈多愈重,久而久之,將爲尋常人所染,而漸與之同化,腦髓也將炙涸,而智慧日損。”所謂世界外之世界即指心中無染無着的方寸之地。那是一片極爲寧靜的淨土,在人世的生活中,不可無這片清明之地,這就是永不幹涸的智慧泉源和自由 心境。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