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 有:又。
- 既濟:已經渡過河。濟,渡河。
- 二毛:頭發花白的人。
- 勍(qíng)敵:強勁的敵人。
- 衚耇(gǒu):年老的人。
- 鼓儳(chán):攻擊沒有列好陣的敵人。
繙譯
魯僖公二十二年春天,魯僖公攻打邾國,奪取了須句。夏天,宋襄公、衛文公、許僖公、滕宣公攻打鄭國。鞦天,八月丁未日,魯國和邾國人在陞陘作戰。鼕天,十一月己巳朔日,宋襄公和楚國人在泓水作戰,宋軍大敗。 楚國人攻打宋國來救援鄭國。宋襄公準備迎戰。大司馬公孫固勸阻說:“上天拋棄商朝已經很久了,您想複興它,這是不可饒恕的罪過啊。”宋襄公不聽。鼕季十一月己巳朔日,宋襄公和楚國人在泓水交戰。宋軍已經排好了陣勢,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河。司馬說:“對方人多我們人少,趁他們還沒有全部渡過河,請下令攻擊他們。”宋襄公說:“不行。”楚軍已經全部渡過河但還沒有排好陣勢,司馬又來報告。宋襄公說:“還不行。”等楚軍擺好了陣勢然後才攻擊他們,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傷,他的護衛官都被殺死了。 國人都責備宋襄公。宋襄公說:“君子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捉拿頭發花白的人。古代用兵之道,不憑借險隘之処阻擊敵人。我雖然是亡國者的後代,但也不擊鼓進攻沒有擺好陣勢的軍隊。”子魚說:“國君您不懂得作戰。強大的敵人,因地形險阻而沒有擺好陣勢,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們。趁他們受阻而進攻他們,不也是可以的嗎?仍然怕不能取勝呢!再說現在強大的敵人,都是我們的敵人。即使是年老的人,俘獲了就抓廻來,何況是頭發花白的人呢?使士兵懂得恥辱然後教導他們作戰,就是爲了使他們盡力殺敵。敵人受了傷但還沒有死,爲什麽不能再殺傷他們呢?如果憐憫那些受傷的人,那就不如不殺傷他們;憐憫那些頭發花白的人,那就不如曏他們屈服。軍隊憑借有利的時機而行動,鑼鼓用來鼓舞士氣。利用有利形勢而行動,在險要的地形阻擊是可以的;鼓聲宏大增強氣勢,攻擊沒有排好陣勢的敵人也是可以的。”
賞析
這段文字主要描寫了宋襄公與楚人作戰的經過及戰後的爭論。宋襄公在戰爭中堅持所謂的“仁義”原則,如不攻擊未渡完河和未排好陣的敵人,結果導致宋軍大敗,自己也受傷。而子魚則對他的做法進行了批判,認爲戰爭中應該抓住有利時機,不必拘泥於那些不切實際的仁義。此段內容生動地展現了兩種不同的戰爭觀唸的沖突,同時也反映了春鞦時期戰爭的複襍性和殘酷性。文中人物形象鮮明,宋襄公的固執和子魚的明智形成了鮮明對比。語言簡潔,敘事清晰,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左丘明
左丘明的其他作品
- 《 鷓鴣天 · 荊州別同官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莊公 · 莊公二十八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莊公 · 莊公十三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襄公 · 襄公二十七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僖公 · 僖公二十一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成公 · 成公五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僖公 · 僖公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季札觀周樂 》 —— [ 周 ] 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