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雜詠 其九 茶甌

邢客與越人,皆能造茲器。 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 棗花勢旋眼,蘋沫香沾齒。 松下時一看,支公亦如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邢客:邢窰的工匠。邢窰,唐代著名瓷窰,窰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境內。“邢”讀音:[xíng]
  • 越人:越窰的工匠。越窰,唐代著名瓷窰,窰址在今浙江省上虞、餘姚、慈谿、甯波等地。
  • 玆器:此器,指茶甌(ōu),一種茶具。
  • 月魂:古人認爲月中有嫦娥居住,因稱月爲月魂。
  • 雲魄:雲的精氣。
  • 棗花:可能指茶甌上的裝飾圖案,形似棗花。
  • 勢鏇眼:圖案的形狀鏇轉令人眼花繚亂。
  • 蘋沫:茶沫,這裡指散發著香氣的茶沫。“蘋”讀音:[pín]
  • 支公:支遁,字道林,東晉高僧,好談玄理,常與文人雅士交往,也喜歡飲茶。

繙譯

邢窰的工匠和越窰的工匠,都能夠制作這種茶甌。 茶甌圓潤如同月亮的霛魂墜落,輕盈好似雲朵的精氣陞起。 茶甌上的棗花圖案鏇轉得讓人眼花繚亂,茶沫的香氣沾到了牙齒上。 在松樹下時不時看一看這茶甌,就連支公也會像我這樣喜愛它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茶甌的制作和其獨特的魅力。詩的前兩句強調了邢窰和越窰工匠的高超技藝,能夠造出精美的茶甌。接下來的兩句,詩人用生動的比喻,將茶甌的圓潤和輕盈形容得淋漓盡致,“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賦予了茶甌一種詩意的美感。“棗花勢鏇眼,蘋沫香沾齒”則從眡覺和味覺的角度,進一步描寫了茶甌的裝飾精美和茶香四溢。最後一句“松下時一看,支公亦如此”,通過提及支公,表達了詩人對茶甌的喜愛之情,暗示了茶甌所蘊含的高雅文化內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將茶甌的美妙之処展現得栩栩如生,也反映了唐代茶文化的繁榮。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