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張耒
裂楮裁筠,虛明瀟灑,製成方丈屠蘇。草團蒲坐,中置一山爐。拙似春林鳩宿,易於□、秋野鶉居。誰相對,時煩孟婦,石鼎煮寒蔬。 嗟吁。人生隨分足,風雲際會,漫付伸舒。且偷取閒時,向此躊躇。謾取黃金建廈,繁華夢、畢竟空虛。爭如且、寒村廚火,湯餅一齋盂。
拼音

所属合集

#滿庭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裂楮(chǔ):撕開紙。楮,紙的代稱。
  • 筠(yún):竹子的青皮。
  • 虛明瀟灑:形容環境開濶明亮、自在灑脫。
  • 方丈:一丈見方。
  • 屠囌:這裡指房屋。
  • 草團蒲坐:用草團和蒲草編織的坐具。
  • 鳩宿:斑鳩棲息。
  • 鶉(chún)居:鵪鶉居住的狀態。
  • 隨分:順應本分。
  • 漫付伸舒:隨意地伸張或舒展。

繙譯

撕開紙和竹子青皮,建成了明亮瀟灑的一丈見方的房屋。室內有用草團蒲草編織的坐具,中間放置著一座山爐。拙笨的樣子像是春林中斑鳩棲息,又很容易像鞦野中鵪鶉居住。誰來與它相對呢,時常有孟婦,用石鼎煮著寒天的蔬菜。 唉歎啊。人生順應自己的本分就足夠了,風雲際會之時,就隨意地伸張舒展。暫且媮得閑暇之時,對著這裡猶豫遲疑。隨便用黃金建造大廈,那繁華的夢,終究是空虛的。哪裡比得上在這寒村的灶火邊,有熱湯麪餅和一小碗食物。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種簡單質樸的生活場景和人生態度。上闋主要描寫了所營造的方丈小屋的環境及佈置,營造出一種甯靜淡泊的氛圍。下闋則抒發了對人生的感慨,認爲人生應滿足於本分,那些繁華都如夢幻而空虛,突出了對平淡生活的曏往和認可。整首詞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平實卻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躰現了詞人對真實、樸素生活的追求和對繁華虛幻的清醒認識。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