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書懷贈次膺四首 其二

不住寒岩不姓龐,亦無短艇釣清江。 門庭晝寂人攲枕,几案春生日上窗。 五鼎甘心爭逐獸,萬夫落膽看尋橦。 何如種取東皋秫,爛醉床頭酒百缸。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暮冬:指冬季的末期,晚冬。
  • 寒巖:高寒的山崖。
  • :姓氏。
  • 短艇:小型船隻。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門庭:門口和庭院。
  • 晝寂:白天寂靜。
  • 攲(qī)枕:斜靠在枕頭上。
  • 几案:桌子。
  • 生日上窗:陽光照在窗戶上。
  • 五鼎: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也用五鼎形容生活奢侈。
  • 逐獸:追逐野獸,此處可引申爲追求榮華富貴等。
  • 萬夫:衆人。
  • 落膽:嚇破膽。
  • 尋橦(chuáng):古代百戲之一,即爬竿。
  • 東皋:水邊向陽高地,也泛指田園、原野。
  • 秫(shú):高粱。

翻譯

不住在高寒的山崖就不姓龐,也沒有小船在清澈的江面上垂釣。門口和庭院在白天很寂靜,人斜靠着枕頭,桌子上春天的陽光照上了窗戶。爲了追求榮華富貴而甘心去爭鬥就如同五鼎的奢侈,衆人嚇破膽去看爬竿表演。哪裏比得上在東邊的田野種上高粱,然後在牀頭盡情暢飲數百缸酒沉醉呢。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閒適、淡泊的氛圍。詩人表明自己不追求像住在寒巖的龐姓人物那樣的出世生活,也無悠然垂釣清江的閒情,而是安於一種寂靜的日常生活狀態。通過「門庭晝寂」「人攲枕」「几案春生日上窗」等描繪,體現出一種寧靜與安逸。後面用「五鼎甘心爭逐獸」與「萬夫落膽看尋橦」來對比世人對功名利祿的熱衷與驚險刺激的追逐,進而突出自己更向往如種秫飲酒般簡單、自在的生活。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寧靜淡泊生活的喜愛和對喧囂塵世的超脫態度。

李昭玘

李昭玘,自祕書省正字除校書郎(《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四五)。通判潞州,入爲祕書丞、開封府推官。出提點永興、京西、京東路刑獄。徽宗立,召爲右司員外郎,遷太常少卿,出知滄州。崇寧初,入黨籍,居閒十五年,自號樂靜先生。欽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樂靜集》三十卷傳世,其中詩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傳。 李昭玘詩,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清陸心源藏抄本(簡稱清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補於卷末。 ► 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