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春水清泠泠,流向橋東去。行雲默默移,回到溪頭住。風疏疏,月淡淡,常有來時候:水潺潺,雲飄飄,卻無尋覓處。
像佳人獨立,受盡相思苦:天寒日暮薄袖冷,身倚修竹。雪邊一片春,白頭空辜負;特意去慰問,春卻不言語。
注釋
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木蘭花令》,雙調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東山:南京、杭州均有東山,此處當指杭州的東山。
泠泠(líng):形容流水的清脆聲。
漠漠:瀰漫廣佈貌。
脩(xiū)竹:高高的竹子。
著(zhuó)意:留意,用心。
序
《玉樓春·東山探梅》是宋朝詞人劉鎮的一首詞。上片以探梅途中及到達目的地時所見景物烘托渲染環境,意致十分閒淡。下片前兩句以杜甫詩所寫幽獨佳人比擬梅花,以抒發探梅之所感,慨嘆失去的青春已經無法追回。這首詞寫初春雪梅之靜謐,委婉之至。
賞析
上片圍繞着“探”字,以探梅途中及到達目的地時所見的“泠泠”流水、"漠漠"歸雲和"疏風淡月"等景物烘托渲染環境,意致十分閒淡。寫行雲流水,疏風淡月,寫出了梅的環境。
下片圍繞着“梅”字寫梅。前兩句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詩意,寫幽獨佳人比擬梅花,以抒發探梅之所感。“著意問春春不語”,顯然是從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兩句脫胎而來的,春明明是梅花喚來的,可要問它,它卻又羞怯不語,寫得很委婉。後兩句則借探梅這個話題慨嘆道:往昔白白錯過了雪中賞梅的大好機會,如今已進老境,失去的青春已經無法追回了。
這首詞寫的是去杭州東山探梅的所見與所感,重心在一個“探”字。寫初春雪梅之靜謐,委婉之至。上片寫一“探”字,下片寫一“梅”字。最後兩句的慨嘆,是這一篇抒情詞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