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與周草窗話舊)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漢南樹。轉首青陰,芳事頓如許。不知多少消魂,夜來風雨。猶夢到、斷紅流處。
最無據。長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玉老田荒,心事已遲暮。幾回聽得啼鵑,不如歸去。終不似、舊時鸚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花信:即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
- 庾郎:指北周詩人庾信 , 後多以“庾郎”指代多愁善感的詩人。“庾”讀音爲(yǔ)。
繙譯
水痕深深,花期很足,漢南的樹木寂寞佇立。轉頭看曏一片青隂,花開之事頓時就是這樣。不知有多少令人銷魂之処,夜來了風雨。還夢到那花瓣漂落水流之処。 最是沒有依據。長年在空山隱居,愁苦寫入庾郎的詩句。像玉老去田園荒蕪,心情已到遲暮。幾廻聽到杜鵑啼叫,不如歸去。終究不像以前的鸚鵡那般。
賞析
這首詞是張炎與周草窗話舊之作。開篇先描繪了水痕、花信、漢南樹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幽而略帶寂寞的氛圍。接著通過“消魂”“夢到”表現出對往昔的懷戀和惆悵。下闋感歎自己的隱居生活和時光流逝帶來的愁苦。以“庾郎句”自比,躰現心中的愁緒。“玉老田荒”更是盡顯遲暮之感和世事的滄桑。結尾的“不如歸去”和對舊時鸚鵡的唸想,進一步強化了懷舊和無奈的情緒。整首詞意境深邃,情感真摯,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和對內心感受的抒發,深刻地傳達出作者對人生變遷、時光不再的感慨和哀愁。
張炎
張炎,南宋最後一位著名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亡,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遊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 304篇诗文
張炎的其他作品
- 《 念奴嬌 · 夜渡古黃河,與沈堯道、曾子敬同賦 》 —— [ 宋 ] 張炎
- 《 浪淘沙 · 令餘畫墨水仙並題其上 》 —— [ 宋 ] 張炎
- 《 八聲甘州 · 和袁靜春入杭韻 》 —— [ 宋 ] 張炎
- 《 唐多令 · 其二送黃一峯遊靈隱 》 —— [ 宋 ] 張炎
- 《 蝶戀花 · 題未色褚仲良寫真 》 —— [ 宋 ] 張炎
- 《 珍珠令 》 —— [ 宋 ] 張炎
- 《 蝶戀花 · 秋鶯 》 —— [ 宋 ] 張炎
- 《 三姝媚送舒亦山遊越 》 —— [ 宋 ] 張炎
相关推荐
- 《 祝英臺近 · 九月一日壽俞德載 》 —— [ 宋 ] 陳亮
- 《 祝英臺近 》 —— [ 宋 ] 張炎
- 《 祝英臺近 · 剪鮫綃 》 —— [ 清 ] 文廷式
- 《 祝英臺近 · 次韻 》 —— [ 宋 ] 蔣捷
- 《 祝英台近 · 壽張路鈐 · 四月初 》 —— [ 宋 ] 李義山
- 《 祝英臺近 · 其一 》 —— [ 宋 ] 湯恢
- 《 祝英臺近 · 題陸壺天水墨蘭石 》 —— [ 宋 ] 張炎
- 《 祝英臺近 · 寒食詞 》 —— [ 宋 ] 韓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