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伏神文

餘病痞且悸,謁醫視之,曰:“唯伏神爲宜。”明日,買諸市,烹而餌之,病加甚。召醫而尤其故,醫求觀其滓,曰:“籲!盡老芋也,彼鬻藥者欺子而獲售。子之懵也,而反尤於餘,不以過乎?” 餘戚然慙,愾然憂,推是類也以往,則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人者衆矣,又誰辨焉!
拼音

譯文

我得了腹內鬱結並且心悸反常的病,到醫生那看病,說:“只有茯苓適合治療。”第二天,到市場上買,煎好然後服下了,結果反而病情加重了。叫來醫生責問他緣故,醫生要求看藥的藥渣,看後說:“唉!全都是老芋頭啊,那賣藥的欺騙你將假貨賣掉。你是自己糊塗,卻反而怪罪於我,不是很過分嗎?” 我憤怒而慚愧,憤恨憂心,將這類事推而言之,那麼世上像這樣以芋頭出售危害人的人很多,又有誰來分辨呢!

注釋

痞:肚子里長了硬塊。 悸:指一種不自覺的心跳症狀,發生時,伴有心前區不適感。 謁:請求。 伏神:伏苓,中藥名,外形似芋頭。 餌:服食,吃。 尤:責問,責怪。 滓:渣子,沉澱物。 鬻:賣。 懵:無知。 戚然慙:憤怒而慚愧。慙:通“慚”。 愾:憤怒,氣惱。 推是類也以往:將這件事推而言之。類:類推,類比。 病:危害,坑害。

懵的具體表現是買錯了藥還怪別人,體現了作者對社會上真假難辨的悲哀。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縣)人,著名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