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中 · 答顧東橋書 · 十
所属合集
譯文
注釋
註釋
- 邇(ěr):近。
- 汲汲:急切的樣子。
- 乖張謬戾:形容性格怪僻、執拗。
翻譯
你來信說:「道的大的方面容易明白,就是所說的『良知良能,愚夫愚婦也可以達到』。至於具體細節和隨時代變化的詳情,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地方,一定要通過學習才能知道。現在說孝順體現在溫?定省上,誰不知道呢?至於舜不稟告父母就娶妻,武王沒有安葬文王就興師,養志、養口,小杖、大杖,割股、在墓旁結廬等事,在平常和變化時,過分與不足之間,必須要討論是非,作爲處理事情的根本,然後內心纔沒有矇蔽,遇事纔不會有失誤。」 「道的大的方面容易明白」,這話確實如此。只是後世的學者忽略那容易明白的而不走,而去追求那難以明白的當作學問,這就是他們「道在近處卻向遠處求,事情容易卻向難處求」的原因。孟子說:「道就像大路一樣,難道很難知曉嗎?只是人們不願去走罷了。」良知、良能,愚夫愚婦和聖人是一樣的;只是只有聖人能致自己的良知,而愚夫愚婦不能致,這就是聖人和愚人之所以區分的原因。具體細節和時代變化,聖人難道不知道?只是不專門把這當作學問。而他們所說的學問,正是隻致自己的良知,來精確審察自己心中的天理,這和後世的學問不同而已。你還沒來得及致力於致良知,卻急切地憂慮這些,這正是追求難以明白的當作學問的弊端啊。 良知對於具體細節和時代變化,就像規矩尺度對於方圓長短。具體細節和時代變化不能預先確定,就像方圓長短不可窮盡一樣。所以規矩確實設立了,就不能用方圓來欺騙,那麼天下的方圓就取之不盡了;尺度確實陳列了,就不能用長短來欺騙,那麼天下的長短就用之不竭了;良知確實致到了,就不能用具體細節和時代變化來欺騙,那麼天下的具體細節和時代變化就應對不完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錯誤,如果不在我們內心良知的一念細微之處去考察,那又將用它做什麼學問呢?這就是不用規矩卻想確定天下的方圓,不用尺度卻想窮盡天下的長短,我看他乖僻謬誤,天天忙碌卻沒有成果啊。 你說:「說孝順體現在溫?定省,誰不知道呢?」然而能致這個良知的人很少。如果說大致知道溫?定省的儀節,就說能致這個良知,那麼凡是知道君主應當仁愛的,都可以說能致他那仁愛的良知;知道臣子應當忠誠的,都可以說能致他那忠誠的良知,那麼天下還有誰不是致知的人呢?由此來說,可以知道致知一定在於實踐,而不實踐就不能稱爲致知,這就很明白了。知行合一的本質,不是更加明白了嗎? 舜不稟告父母就娶妻,難道舜之前有不稟告父母就娶妻的人作爲準則,所以舜能參考什麼典籍,問什麼人,而這樣做嗎?或者也是根據自己心中一念的良知,權衡輕重是否適宜,迫不得已才這樣做嗎?武王沒有安葬文王就興師,難道武王之前有不安葬文王就興師的人作爲準則,所以武王能參考什麼典籍,問什麼人,而這樣做嗎?或者也是根據自己心中一念的良知,權衡輕重是否適宜,迫不得已才這樣做嗎?假使舜的內心不是真誠地憂患沒有後代,武王的內心不是真誠地憂患拯救百姓,那麼他們的不告而娶和不葬而興師,就是最大的不孝、不忠。而後世的人不致力致自己的良知,來精確審察義理在自己內心感應應酬之間,卻想要憑空討論這些變化無常的事情,拿這些來當作處理事情的根本,以求遇事沒有失誤,那相差也太遠了。其餘的幾條,都可以以此類推,那麼古人致知的學問,就可以知道了。
賞析
這段文字主要探討了道的易知與難知、良知的普遍性與致良知的意義,以及如何對待具體事務和變化。強調道的根本易於理解,但後人卻捨本逐末去追求艱深的東西,忽略了良知的重要性。以舜和武王的事例說明應依據心中良知來判斷和行動,而不是脫離實際地討論一些非常情況。最後指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達到致知,突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整體論述邏輯嚴密,對後世理解儒家學說中的良知和實踐觀念有重要意義。

王守仁
王守仁的其他作品
- 《 羅舊驛 》 —— [ 明 ] 王守仁
- 《 即席次王文濟少參韻二首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捲上 · 徐愛錄 · 門人徐愛錄 · 十二 》 —— [ 明 ] 王守仁
- 《 遊牛峰寺四首 其三 (歸越詩。弘治壬戌年,以刑部主事告病歸越幷楚遊作) 》 —— [ 明 ] 王守仁
- 《 西湖醉中漫書二首 其一 (歸越詩。弘治壬戌年,以刑部主事告病歸越幷楚遊作) 》 —— [ 明 ] 王守仁
- 《 諸生來(赴謫詩。正德丁卯年赴謫貴陽龍場驛作)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二十二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修易錄 · 一 》 —— [ 明 ] 王守仁
相关推荐
- 《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陸澄錄 · 十八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陳九川錄 · 二十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陸澄錄 · 六十七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十五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陸澄錄 · 六十一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陸澄錄 · 三十八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十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薛侃錄 · 二十九 》 —— [ 明 ] 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