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來:從東邊而來。
- 兩眼不曾寒:意思是一路上看到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悅、沒有寒意 。
- 四顧:向四周看。
- 曉鬟(huán):早晨山的樣子如同女子環形的髮髻,形容山峯的形態優美。
- 惱人:惹人煩惱。這裏「天欲惱人」是一種詼諧說法,像上天故意要逗弄人。
- 消幾許:消減多少(興致之類), 幾許,多少。
翻譯
我從東邊一路走來,這雙眼睛被沿途美景充斥,心頭沒有一點寒意。環顧四周,無數山峯在清晨時分,彷彿是女子美麗的環形髮髻。上天似乎想要故意逗弄我,消減我幾分興致,只讓我在霧氣繚繞中去看那靈山。
賞析
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展現出詩人楊萬里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力與奇妙感受。首句「東來兩眼不曾寒」,表明詩人一路走來,被沿途瑰麗景色所感染,心情明快而溫暖,側面也寫出景色充滿生機與魅力。「四顧千峯掠曉鬟」一句,堪稱神來之筆,將清晨中的山峯比作女子環形髮髻,巧妙地描繪出羣峯的秀麗,這種比喻新奇獨特又十分形象。而後面「天欲惱人消幾許,只教和霧看靈山」兩句,則以一種幽默風趣的口吻,把老天看作是個愛戲弄人的角色。詩人本期望清晰賞景,卻只能在霧中見靈山,這樣的「無奈」,反而增添了靈山的神祕韻味。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描寫細膩,流露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生活中些許「小遺憾」的灑脫情懷 。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