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駝悲

· 李賀
落魄三月罷,尋花去東家。 誰作送春曲,洛岸悲銅駝。 橋南多馬客,北山饒古人。 客飲杯中酒,駝悲千萬春。 生世莫徒勞,風吹盤上燭。 厭見桃株笑,銅駝夜來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落魄:失意潦倒。
  • 尋花:比喻尋歡作樂。
  • 送春曲:送別春天的曲子。
  • 洛岸:洛陽的河岸。
  • 銅駝:古代洛陽宮門外的一對銅制駱駝,常用來象征洛陽或指代歷史變遷。
  • 橋南:指洛陽橋南,古代繁華地區。
  • 馬客:騎馬的遊客。
  • 北山:指洛陽北麪的邙山,古代多墳墓。
  • :多。
  • 古人:指已故的人。
  • 生世:一生。
  • 風吹磐上燭:比喻生命短暫,如風中搖曳的燭光。
  • 桃株笑:桃花盛開的樣子,比喻春天的美好。
  • 夜來哭:指銅駝在夜晚哭泣,象征歷史的哀愁。

繙譯

失意潦倒的三月過去了,我去東家尋歡作樂。 誰譜寫了這首送別春天的曲子,在洛陽河岸悲歎銅駝。 橋南多是騎馬的遊客,而北山則多已故的人。 遊客們飲酒作樂,而銅駝卻在悲歎千萬個春天。 一生不要徒勞無功,生命就像風中搖曳的燭光。 我厭倦了看桃花盛開,因爲銅駝在夜晚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橋南的繁華與北山的寂靜,以及遊客的歡愉與銅駝的哀愁,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無常和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詩中“風吹磐上燭”一句,巧妙地比喻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而“銅駝夜來哭”則象征了歷史的哀愁和對過往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人生和歷史的深刻洞察。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

李賀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