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其二

· 李賀
別柳當馬頭,官槐如兔目。 欲將千里別,持我易斗粟。 南雲北雲空脈斷,靈臺經絡懸春綫。 青軒樹轉月滿牀,下國飢兒夢中見。 維爾之昆二十餘,年來持鏡頗有鬚。 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一事無。 荒溝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蠐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勉愛:努力愛惜、保重。
  • 官槐:官府植的槐樹。
  • 鬥粟:一斗粟米,形容少量的糧食。
  • 南雲北雲:指南邊的雲和北邊的雲,此處表示分離。
  • 靈臺:指心。
  • 經絡: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幹和分支。
  • 青軒:豪華的車子。
  • 下國:小國,僻遠的邦國。
  • :兄長。
  • 索米王門:到權貴之家求食。

翻譯

分別時柳枝在馬頭前拂過,官府的槐樹像兔子的眼睛。就要相隔千里分別了,拿着我這點少得可憐的糧食。南邊的雲和北邊的雲在空中斷裂開來,內心如同經絡般懸繫着春天的絲線。豪華的車子旁樹木轉動月光灑滿了牀,僻遠小邦飢餓的孩子在夢中出現。你的兄長二十多歲了,多年來拿着鏡子已經有了不少鬍鬚。離開家三年到現在這個樣子,在權貴家求食卻一事無成。荒溝裏古老的水光像刀一樣,庭院南邊拱起的柳樹生出了蠐螬。江邊年幼的遊子真讓人掛念,郊原上晚風吹來發出悲涼的號叫聲。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離別的悲傷和對親人命運的擔憂與無奈之情。開頭以「別柳」「官槐」營造出別離的場景。「欲將千里別,持我易鬥粟」寫出了分別時的拮据與不捨。「南雲北雲空脈斷」強化了分離之感。「靈臺經絡懸春線」則細膩地刻畫內心的牽掛。「青軒樹轉月滿牀」等句營造出清冷的氛圍,更突顯牽掛之深與現狀之淒涼。「辭家三載今如此」體現出生活的困頓和不如意。最後以「江干幼客真可念」表達對親人的深深掛念與同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通過多種意象抒發了複雜的情感。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