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奉教作

· 李嶠
養日暫裴回,畏景尚悠哉。 避暑移琴席,追涼□□□。 竹風依扇動,桂酒溢壺開。 勞餌□飛雪,自可□□□。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養日:指夏日。夏日天長,故稱。
  • 裴回:同「徘徊」(pái huái), 來回地走,形容猶豫不決。
  • 畏景:指夏天的太陽,因其酷熱令人畏懼,所以稱爲畏景 。景,通「影」,日光。
  • 悠哉:形容時間或距離的漫長。
  • **勞餌:本詩中具體所指不太明確,可能是某種滋補品或藥物,暫作「可滋補的食物」解 。

翻譯

夏日的時光讓腳步不禁漸漸徘徊,那酷熱的太陽高懸,暑氣漫漫,令人無奈。爲了躲避暑熱,特意把彈琴的席子移到涼爽處,去追尋清涼卻不知該去往何地。竹間微風輕輕,隨着扇子的搖動而吹拂,醇厚的桂酒滿滿,從傾倒的酒壺中溢出。那滋養身體的食物猶如飛雪般美妙精緻,如此愜意安然,自是可以怡然享受這美好的一刻。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夏日避暑圖。開篇點明時間是六月,通過「養日暫裴回」「畏景尚悠哉」,展現出夏日的漫長和酷熱難耐,讓人不禁在暑氣中徘徊。「避暑移琴席」這一細節生動地道出古人應對炎熱的方式——換個清涼的地方,一邊彈琴一邊享受清涼。巧妙融入竹林微風和飄香桂酒的描寫,「竹風依扇動,桂酒溢壺開」爲全詩增添了清幽雅緻的氣息,營造出一種閒適的氛圍。詩的最後「勞餌□飛雪,自可□□□」雖然殘缺部分字詞,但從僅有的內容不難猜想,詩人在這種清涼的情境中,享受美食帶來的片刻歡愉,悠然自得。整首詩寫盡夏日避暑時的愜意心境,充滿生活意趣,言語簡潔卻將夏日之景與夏日之情融合無間 。

李嶠

李嶠

唐趙州贊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進士第,舉制策甲科。累遷給事中。武則天時,來俊臣興狄仁傑獄,嶠複驗,辯其無罪,忤旨,出爲潤州司馬。旋入爲鳳閣舍人,文冊大號令,多委其主之。聖歷初,與姚崇偕遷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俄轉鸞臺侍郎,依舊平章事,監修國史。中宗神龍初,貶通州刺史,數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貶,尋以年老致仕。玄宗時貶廬州別駕卒,年七十。工詩文,與蘇味道齊名,並稱蘇李,又與蘇味道、崔融、杜審言號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