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獨坐懷故山

· 李白
小隱慕安石,遠遊學屈平。 天書訪江海,雲臥起咸京。 入侍瑤池宴,出陪玉輦行。 誇胡新賦作,諫獵短書成。 但奉紫霄顧,非邀青史名。 莊周空說劒,墨翟耻論兵。 拙薄遂疎絕,歸閑事耦耕。 顧無蒼生望,空愛紫芝榮。 寥落暝霞色,微茫舊壑情。 秋山綠蘿月,今夕爲誰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小隱:隱居山林。
  • 安石:東晉政治家謝安,字安石。他曾隱居東山,後出山爲官,有「東山再起」的故事 。
  • 屈平:即屈原,名平,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與政治家。
  • 天書:皇帝詔書。
  • 雲臥:指隱居,像雲一樣自在地安臥。
  • 鹹京:指長安。
  • 瑤池宴:傳說西王母在瑤池宴請周穆王,這裏指宮廷宴會。
  • 玉輦(niǎn):帝王所乘之車,用玉裝飾。
  • 誇胡:揚雄曾作《長楊賦》《羽獵賦》以誇飾漢家聲威,「誇胡新賦」借指此類文采華章 。
  • 諫獵:司馬相如曾作《諫獵書》勸漢武帝勿過於沉迷打獵而有危險。
  • 紫霄:指朝廷。
  • 青史:古代史書,借指功名。
  • 莊周空說劍:莊子曾爲趙文王說劍,這裏言其說法對自己無用。
  • 墨翟恥論兵: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恥於談論兵事。
  • 拙薄:自謙才德淺薄。
  • 疏絕:被疏遠隔絕。
  • 耦(ǒu)耕:二人並耕,借指農耕生活。
  • 蒼生望:民衆的期望。
  • 紫芝:靈芝的一種,象徵隱士生活。
  • 暝(míng)霞:傍晚的雲霞。
  • 綠蘿:一種綠色藤蔓植物。

翻譯

我曾羨慕謝安石那樣的小隱生活,又像屈原一般遠行求學增長見聞。皇帝的詔書到江海之地來尋訪我,我從隱居生活中起身前往長安。入宮後參加那華麗的瑤池宴會,出來後陪伴皇帝的玉輦出行。寫過如揚雄誇飾大漢聲威的新賦,也像司馬相如般寫成諫獵的短書。我只是一心侍奉朝廷的眷顧,並非爲了在青史留名。莊子空有說劍的高論對我無用,墨子恥於談兵也不符合我的心意。我因爲才德淺薄終究被疏遠隔絕,只好歸去一心從事農耕。我深感沒有辜負蒼生的厚望,白白喜愛那種如紫芝般的隱士生活。傍晚時分雲霞寂寥冷落,那舊日山間溝壑勾起我微弱而茫然的情思。秋天山裏綠蘿籠罩於月色之下,可今晚這明月又爲誰而明亮呢?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對自己人生經歷的回顧與感慨。前半部分寫自己渴望入仕,像古代賢才一樣施展抱負,受皇帝徵召後,在宮廷中侍奉,參與各種皇家活動,爲皇帝撰寫文章。後半部分則筆鋒一轉,訴說自己仕途不順,才疏學淺而被疏遠,無奈選擇歸鄉從事農耕。詩人既否定了通過縱橫家的方式(如莊子說劍)和兵家的方式(如墨子論兵)建立功業,又感慨自己未能如自己期望的那樣成就一番有益於蒼生的事業。

詩的結尾描繪秋夜孤寂之景,以景結情,秋山中綠蘿映襯下的明月,無人欣賞,營造出一種落寞、惆悵的氛圍,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孤寂與哀愁。整首詩以個人經歷爲線索,情感跌宕起伏,蘊含着對人生理想與現實困境的深刻思考。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