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 其四二色蓮

藕花亭上,無塵無暑,灩灩一池秋韻。綠羅寶蓋碧瓊竿,翠浪裏、亭亭月影。 一家姊妹,兩般梳洗,濃淡施朱傅粉。夜深風露逼人懷,問誰在、牙牀酒醒。
拼音

所属合集

#荷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灩灩(yàn yàn):形容水波盪漾的樣子。
  • 綠羅寶蓋:這裏把荷葉比作綠色綢緞製成的珍貴傘蓋 。
  • 碧瓊竿:指碧綠如美玉般的荷梗。
  • 亭亭:形容荷花或荷葉挺拔的樣子。
  • 傅粉:搽粉。

翻譯

在那藕花亭上,沒有塵埃也感覺不到暑氣,那一池秋水波光盪漾,散發着秋的韻味。大片的荷葉像綠羅做的寶蓋、碧瓊似的竿子,在翠色的波浪裏,亭亭玉立着,與月影相映成趣。 就如同一家的姐妹們,有着兩種不同的梳妝打扮,一個濃妝,一個淡妝,都在臉上精心地塗抹脂粉。深夜裏,清涼的風與露水侵襲着人的心懷,不禁想問,是誰在華麗精美的牙牀上從酒醉中醒來。

賞析

這首詞描繪出一幅清新雅緻且意境幽遠的秋夜蓮池圖。上闋寫藕花亭周邊環境,通過描繪無塵無暑的靜謐涼爽,以及波光粼粼的秋池,還有荷葉如綠羅寶蓋、荷梗似碧瓊竿,在翠浪與月影映襯下的美麗景緻,栩栩如生地刻畫了蓮池的清幽之美,營造出寧靜悠遠的氛圍。下闋則將荷葉荷花比作一家姐妹不同的梳妝打扮,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姿態,增添了幾分活潑與靈動。結尾處「夜深風露逼人懷,問誰在、牙牀酒醒」以問句收束,給人以遐想的空間 ,將秋夜的幽靜和人的慵懶閒適巧妙融合,讓人彷彿能感受到那風中的絲絲涼意與夜的寧靜深邃。整首詞用詞精巧、意境優美,展現出作者細膩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趙彥端

宋宗室,字德莊,號介庵。高宗紹興八年進士。授錢塘縣簿,遷建州觀察推官,知餘幹縣,爲政簡易。進吏部員外郎,太常少卿。孝宗乾道間,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遷浙東提刑,官至朝奉大夫。工詩詞。有《介庵集》、《介庵詞》。 ► 1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