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长斋诗
所属合集
註釋
- 炎精:指太陽。
- 仲氣:仲夏之氣,五月爲仲夏。
- 朱離:古代少數民族樂名,此處借指節氣。
- 凝陽:凝聚陽氣。
- 廣漢:廣闊的天空。
- 凱風:南風。 凱 (kǎi)
- 令月:美好的月份,指五月。
- 四部:佛教把經分爲經、律、論三藏,加上雜藏,合稱四部。這裏指信衆。
- 清齋:素食,吃素。
- 靜晏:安靜。
- 逸容:閒適的容貌。
- 衝賾:深奧精微。 賾 (zé)
- 彩彩:絢麗貌。
- 宮商:五音中的宮音與商音,借指音樂。
- 匠者:這裏指得道高僧。
- 神標:神奇的目標準則。
- 淵汪:深邃廣大。
- 婉婉:和順貌。
- 亹亹 (wěi wěi):勤勉不倦貌。
- 維摩:維摩詰,佛教人名。
- 德音:美好的聲譽。
- 傾玄:趨向玄理。
- 絕致:極高的造詣。
- 略略微容簡:大致、簡略地讓形容簡約。
- 八言:指《維摩經》中的要義,此經有居士八言妙義等。
- 道綱:佛法要義。
- 掇煩練陳句:去除繁瑣提煉舊句。
- 臨危:面臨危境考驗等。
- 折婉章:矯正曲折的文辭等意思。
- 驚飆:狂風。
- 囧:明亮。 囧 (jiǒng)
- 寓言:有所寄託之言。
- 意得筌自喪:意思是悟得真意則言詞等就不重要了,源自 「得魚忘筌」。
- 沾洏:淚流貌,這裏指沉浸。 沾洏 (zhān ér)
- 妙習融:精妙的修行融合。
- 靡靡:漸漸。
- 輕塵亡:比喻煩惱消除。
- 蕭索情牖頹:指情感如窗戶般蕭索衰敗。 牖 (yǒu)
- 寥郎神軒張:指精神如敞開的軒敞之處般開朗。 郎:通「朗」 。
- 冥津:佛教所說的生死境界。
- 一悟:一旦開悟。
- 遊遊師:指引導衆人超脫生死苦海的導師。
- 棹柂:划船工具,代指划船。 棹 (zhào); 柂 (duò )
翻譯
太陽孕育着五月間仲夏的氣息,節氣凝聚讓陽氣更爲充足。廣闊的天空悄然發生着變化,南風乘和暢之時自在地飄蕩。在這美好的五月開啓素食清齋之日,佛的德澤潤澤無比廣大。信衆們都欽仰這美好的時期,心懷潔淨之意步入修行的雲堂。 安靜地享受着春日的光輝,哪怕夕陽落下也如秋霜般厲肅 。在山林水澤間詠唱着蕭條寧靜之音,在城旁品味着恬然愉悅滋味。閒適的容貌沉浸於探究深奧精微之理,美妙的音樂聲悠揚響起。得道高僧秉持着神奇高深的標準,如同乘風傳播着奇妙的芬芳。佛法深廣如淵海,和順的教化道理悠長無盡。勤勉不倦地領悟維摩詰居士的虛懷境界,美好的聲譽在四方暢達遠揚。深深地傾向玄妙的法理,極高的造詣其實就近在身邊潛藏。大致簡略地讓言辭簡約,依靠經典要義弘揚佛法綱紀。去除繁瑣提煉陳舊語句,面臨考驗矯正繁複文辭。智慧如同驚散的狂風般廣大浩渺,明亮得如同閃耀的夜光。寓言不過是有所寄託之處,一旦領悟真意便能拋開言詞。沉浸在精妙的修行中融會貫通,那些細微的煩惱漸漸消逝。情感如窗般蕭索衰敗,精神卻如軒敞之處般爽朗開闊。誰說那生死苦海的彼岸遙遠呢,一旦開悟就能順利航行。我願成爲超脫生死的導師,划船駛入那澄澈的滄浪之水。憑藉波濤去救助飄零的衆人,讓他們能通過修行迴歸到那神聖的道場 。
賞析
這首詩圍繞五月長齋展開,體現了濃厚的佛教思想與修行感悟。前幾句描述五月的自然節氣變化,爲後文引入長齋的主題做鋪墊,給人一種時光流轉、自然神奇的感覺 。接着寫信衆舉行長齋,在這一過程中的寧靜與虔誠。詩中用衆多比喻和描述展現了人們對佛法的領悟和追求,「逸容研衝賾」 體現修行者專注於佛法深理, 「匠者握神標」 則將高僧比作智慧的引導者。詩歌語言優美,意象豐富,如 「炎精育仲氣」「凱風乘和翔」 等自然景象與 「靜晏和春暉,夕陽厲秋霜」 所營造出的靜謐莊嚴氛圍巧妙融合。詩中也不斷闡述着佛法智慧,從摒棄繁瑣言辭到領悟真意、解脫煩惱,以及開悟後渡化衆人等思想層層深入,表達出作者對修行的崇尚與追求,期望通過修行達到超凡解脫的境界,具有深刻的哲理內涵與濃厚的宗教情懷。
支遁
支遁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寄題先兄祠屋 》 —— [ 明 ] 王夫之
- 《 歷陽十詠歷湖 》 —— [ 宋 ] 賀鑄
- 《 謁金門 · 和廓之五月雪樓小集韻 》 —— [ 宋 ] 辛棄疾
- 《 仲夏書事十首 》 —— [ 元 ] 方回
- 《 予夏中臥病起已見落葉因取淵明詩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賦十章遣興 》 —— [ 宋 ] 李彭
- 《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 其九 翼祖室用《大順》 》 —— [ 宋 ] 郊廟朝會歌辭
- 《 仲夏讀書山莊霖潦浹旬 》 —— [ 明 ] 符錫
- 《 壬午仲夏與項伊泰遊吉祥寺後範羅赭山林亭諸勝 》 —— [ 清 ] 杜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