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凯歌二首 其二 劳还师歌

· 張華
玁狁背天德,构乱扰邦畿。 戎车震朔野,群帅赞皇威。 将士齐心旅,感义忘其私。 积势如?弩,赴节如发机。 嚣声动山谷,金光曜素晖。 挥戟陵劲敌,武步蹈横尸。 鲸鲵皆授首,北土永清夷。 昔往冒隆暑,今来白雪霏。 征夫信勤瘁,自古咏采薇。 收荣於舍爵,燕喜在凯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獫狁(xiǎn yǔn):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經常侵擾中原地區。
  • 背天德:違背上天賦予的仁德,即背叛、作惡之意。
  • 構亂:製造禍亂。
  • 邦畿(jī):指京都及其附近地區,這裏代表國家領土。
  • 戎車:兵車,代指軍隊。
  • 朔野:北方的原野。
  • :輔助,這裏有彰顯之意。
  • 齊心力:團結一心。
  • 積勢:積聚的力量。
  • ?(hé)弩:張滿的弓弩,形容力量蓄勢待發。?,把弓拉滿。
  • 赴節:隨着節拍行動,這裏指將士們聽到命令勇往直前。
  • 發機:觸發弩機射箭,比喻行動迅速。
  • 囂聲:喧鬧之聲,這裏指軍隊發出的喊殺聲。
  • 金光:指兵器發出的光芒。
  • 曜(yào):照耀。
  • 素暉:白色的光輝,可能指雪地的反光等。
  • 揮戟:揮動武器。
  • :同「凌」,凌駕,這裏有戰勝之意 。
  • 勁敵:強有力的敵人。
  • 武步:勇猛的步伐。
  • 鯨鯢(ní):這裏比喻兇惡的敵人。
  • 授首:指投降或被殺頭。
  • 清夷:清平、太平。
  • 霏(fēi):飄揚,形容雪花紛飛。
  • 勤瘁(cuì):辛勤勞累,疲憊不堪 。
  • 舍爵:古代祭祀禮儀中的一種,這裏代指受封受賞。
  • 燕喜:宴飲喜樂。燕,通「宴」。

翻譯

獫狁悖逆天德,製造禍亂擾亂我們的國家邊境。朝廷的軍隊震動了北方的原野,衆將領大力彰顯着皇上的威嚴。將士們齊心協力,爲了正義而忘卻個人私利。積聚的力量如張滿的弓弩,聽到命令奔赴戰場就像觸發弩機般迅速。軍隊喊殺的聲音震動了山谷,兵器的光芒閃耀在一片銀白光輝之中。揮起武器戰勝強勁的敵人,邁着勇猛的步伐踏過敵人的屍體。兇惡的敵人都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北方的土地終於永遠清平太平了。曾經出征時冒着酷熱的暑氣,如今歸來時已是白雪紛紛。出征的戰士們實在是辛勤勞苦,自古以來就有像《采薇》詩中那樣吟唱徵人辛苦的詩篇。戰士們辛勞征戰收穫榮耀在於受封賜爵,歡樂喜悅就在凱旋而歸之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晉朝軍隊出征平定獫狁之亂的全過程,洋溢着勝利班師的豪邁氣勢。開篇先點明獫狁背德構亂的罪行,引出朝廷的出征。詩中着重描寫了軍隊的狀態,「將士齊心旅,感義忘其私」凸顯了軍隊上下一心、捨己奉公的高尚品質;「積勢如?弩,赴節如發機」以形象的比喻生動展現出軍隊強大的力量和行動的敏捷。對戰場廝殺的描寫,「揮戟陵勁敵,武步蹈橫屍」十分壯烈,讓人如臨其境。「鯨鯢皆授首,北土永清夷」則宣告了戰爭的勝利,以及帶給北方大地的和平。 「昔往冒隆暑,今來白雪霏」用季節的變化體現出徵時間之久,「征夫信勤瘁」直接抒發了對出征戰士辛勞的感慨,同時巧妙化用《采薇》典故,讓這份情感更加深厚。最後「收榮於舍爵,燕喜在凱歸」則從榮耀封賞和凱旋宴樂方面,給整首詩畫上了圓滿喜悅的句號,也讓讀者感受到了勝利歸來的歡樂與榮耀,是一首兼具英雄豪情與愛國情懷的佳作。

張華

張華

西晉范陽方城人,字茂先。博學有文章。武帝時爲中書令、散騎常侍。力排衆議,與羊祐密定滅吳大計。吳亡,封廣武縣侯。爲荀勖所忌,出爲都督幽州諸軍事。惠帝立,拜太子少傅。楚王司馬瑋被誅,以首謀有功,拜侍中,累遷司空,封壯武郡公。爲趙王司馬倫所殺。性好人物,誘進不倦,卒之日,家無餘財,惟文史充棟。有《博物志》,另有《張司空集》輯本。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