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三首

· 杜甫
【其一】 斷續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無青嶂月,愁殺白頭人。 魍魎移深樹,蝦蟆動半輪。 故園當北斗,直指照西秦。 【其二】 併照巫山出,新窺楚水清。 羈棲愁裏見,二十四迴明。 必驗升沈體,如知進退情。 不違銀漢落,亦伴玉繩橫。 【其三】 萬里瞿塘峽,春來六上弦。 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 爽合風襟靜,高當淚臉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拼音

注釋

直指:一作「直想」。 併照:一作「併點」。 愁裏見:一作「秋裏見」。 瞿塘峽:一作「瞿塘月」。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