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胡虜潛京縣,官軍擁賊壕。
鼎魚猶假息,穴蟻欲何逃。
帳殿羅玄冕,轅門照白袍。
秦山當警蹕,漢苑入旌旄。
路失羊腸險,雲橫雉尾高。
五原空壁壘,八水散風濤。
今日看天意,遊魂貸爾曹。
乞降那更得,尚詐莫徒勞。
元帥歸龍種,司空握豹韜。
前軍蘇武節,左將呂虔刀。
兵氣回飛鳥,威聲沒巨鰲。
戈鋋開雪色,弓矢尚秋毫。
天步艱方盡,時和運更遭。
誰雲遺毒螫,已是沃腥臊。
睿想丹墀近,神行羽衛牢。
花門騰絕漠,拓羯渡臨洮。
此輩感恩至,羸俘何足操。
鋒先衣染血,騎突劍吹毛。
喜覺都城動,悲憐子女號。
家家賣釵釧,只待獻春醪。
拼音
序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以昂揚、奮發的情感,鋪陳官軍將士的巨大聲威,說他們將像熱水滌盪腥臊那樣徹底消滅叛軍;而叛軍就像鼎中之魚苟延殘喘,如穴中之蟻無處可逃。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
- 《 宿青溪驛奉懷張員外十五兄之緒 》 —— [ 唐 ] 杜甫
- 《 詠懷古蹟(其五) 》 —— [ 唐 ] 杜甫
- 《 江亭送眉州辛別駕升之 》 —— [ 唐 ] 杜甫
- 《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廣州 》 —— [ 唐 ] 杜甫
- 《 送司馬入京 》 —— [ 唐 ] 杜甫
- 《 嚴中丞枉駕見過 》 —— [ 唐 ] 杜甫
- 《 承聞故房相公靈櫬自閬州啓殯歸葬東都有作二首 》 —— [ 唐 ] 杜甫
- 《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 —— [ 唐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