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夢影:這是張潮所著的一部隨筆體格言小品文集名。
- 益:更加。
- 旨趣:宗旨、意思和情趣 。
- 肝膽:比喻真誠的心意。
- 風致:風度、韻味、情趣。
- 篤(dǔ):深厚,真誠。
翻譯
在明月之下聆聽禪意,那份意境韻味就越發深遠;在明月之下談論劍術,心底的那片赤誠真心就越發顯露;在明月之下鑑賞討論詩歌,詩中的情趣韻味就越發幽遠;在明月之下與美人相對,彼此的情義就越發深厚。
賞析
這段文字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月下四種不同的場景,展現出一種極致的美感與體驗。首先營造出「月」這一充滿詩意與浪漫的背景,它作爲渲染氛圍的重要元素貫穿始終。聽禪在月下,幽美的月色好似能讓禪意穿過黑暗,直達靈魂深處,給人深遠的啓迪;月下說劍,劍身上倒映着月光,彷彿激發了人們內心的豪情壯志與真誠俠義,讓人袒露誠摯肝膽;因月光自帶的清幽氣質,月下論詩便更添了許多詩意之美,詩中的幽微意境也愈發凸顯;而在月色的烘托下,與美人相對,一切都變得如夢如幻,月光像是給情感披上了一層溫潤的紗,讓情意綿綿,更加深沉。短短几句話卻通過「月下」的情境搭建,將禪、劍、詩、美人這些元素組合起來,爲讀者勾勒出一方韻味無窮、富含情趣的精神天地,傳達出一種在美好情境下,人們情感和志趣能不斷深化拓展的感悟 。
張潮
淸安徽省徽州府歙縣人,字山來,一字心齋,號仲子,自稱三在道人。生於順治七年(西元一六五〇年)生。父張習孔官至侍郎。心齋少年能文,與冒辟疆、孔雲亭、陳迦陵等名士有詩文往來,言論詼諧,觀點精闢,處世瀟灑,交友不拘,姑蘇孝廉張爲泉曰:「老子化胡,潮子化吾;我心齋兄,自化化人,自娯娯人。」心齋不喜八股文,苦讀不第,後補官,僅至翰林院孔目。康熙四十六年(西元一七〇七年),卒。心齋著作等身,論文貴「眞」,其文風格簡明、内容深長,廣爲衆人接受。嘗刻印《檀几叢書》、《昭代叢書》(山帙、水帙、花帙、鳥帙、魚帙、酒帙、書帙、御帙、數帙)等。亦精髙階幻方,於《心齋雜組·巻下·算法圖補》嘗更正程賓渠《算法統宗》之百子圖(十階幻方)。著有《虞初新志》、《檀几叢書》、《昭代叢書》、《花鳥春秋》、《玩月約》、《滇南憶舊録》、《幽夢影》、《詩附録》、《花影詞》、《心齋詩集》、《心齋雜組》、《補花底拾遺》、《奚囊寸錦》、《尺牘偶存》、《尺牘友聲二集》、《尺牘友聲三集》、《書本草》、《飲中八仙令》、《酒律》、《下酒物》、《聯莊》等。
► 232篇诗文
張潮的其他作品
- 《 幽夢影 · 跋 · 一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三 · 五十一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一 · 四十四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跋 · 二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一 · 九十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一 · 十七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一 · 三十四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三 · 七十九 》 —— [ 清 ] 張潮
相关推荐
- 《 幽夢影 · 卷三 · 三十三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跋 · 二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三 · 二十四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三 · 四十二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三 · 十四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二 · 十六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一 · 四十八 》 —— [ 清 ] 張潮
- 《 幽夢影 · 卷三 · 五十二 》 —— [ 清 ] 張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