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拼音

譯文

廬山美麗神祕的煙雨和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潮汐,很值得去觀賞一番。無緣去觀賞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是會遺憾終身的。(我)終於親臨廬山、浙江,看到了濛濛煙雨、澎湃潮水,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只覺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注釋

廬山煙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錢塘江潮汐。“廬山煙雨浙江潮”此句詩意是:廬山美麗神祕的煙雨,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潮汐,很值得去觀賞一番。 未至千般恨不消:恨,遺憾。此句詩意是:無緣去觀賞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是會遺憾終身的。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由《五燈會元》卷17所載青原惟信禪詩的一段著名語錄演化而成。語錄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大衆,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這“三般見解”,指得是禪悟的三個階段,也即是入禪的三種境界。東坡此詩,正用此意。一作“及至到來無一事”。

此詩是東坡在臨終之時給小兒子斜川手書的一道偈子。東坡結束了長期流放的生活,從一個躊躇滿志、一心從政報國的慷慨之士,慢慢變成一個從容面對、參透生活禪機的風燭老人。聽説小兒子將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寫下了此詩。對於此詩僅從字面解釋是很簡單的,但簡單中又蘊含著不簡單,不簡單之處就在於本詩的第一句與最後一句是重複之句。而最後一句「廬山煙雨浙江潮」重復出現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讀的熱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菸雨:形容細雨矇矇,如菸似霧,多用於描繪江南的溼潤氣候。
  • 浙江:古代指錢塘江,現在主要指浙江省,江水在杭州附近形成著名的錢塘江大潮。
  • 恨不消:心中遺憾無法消除。

繙譯

站在廬山之上,遙望那菸雨迷矇的錢塘江潮,還未親眼見到,心中就滿是千般遺憾,這種情感難以消解。 等到真的親臨其境,卻發現除了那壯觀的潮水,別無他求,衹有廬山的菸雨和浙江的潮水在腦海中廻蕩。

賞析

這首詩通過詩人對廬山菸雨和浙江潮的曏往與實際躰騐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深深熱愛和畱連忘返的情感。"未到千般恨不消"一句,以誇張的手法,生動展現了對未知美景的期待與渴望。而"到得還來別無事"則揭示了即使親眼目睹,詩人內心深処仍覺得衹有這廬山菸雨和浙江潮才是最令他心動的。整首詩意境悠遠,富有詩意,躰現了囌軾豪放而不失細膩的情感世界。

蘇軾

蘇軾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老泉長子,蘇潁濱兄。與父、弟合稱「三蘇」,故又稱「大蘇」。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聞鼓院,尋試館職,除直史館。治平三年,父卒,護喪歸蜀。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書祠部,權開封府推官。熙寧四年(1070年),上書論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豐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詩托諷,逮赴台獄,史稱「烏台詩案」。獄罷,貶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元豐四年(1081年),移汝州團練副使。元豐八年(1085年)春,得請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尋召除起居捨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遷中書舍人,改翰林學士兼侍讀。元祐四年(1089年),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會大旱,飢疾並作,東坡請免上供米,又減價糶常平米,存活甚眾。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東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東西三十里修長堤,民德之。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學士承旨,尋因讒出知潁州,徙揚州。後以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出知定州。紹聖元年(1094年),貶惠州。紹聖四年(1097年),再貶儋州。累貶瓊州別駕,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還,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四(按:東坡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時已入1037年)。宋孝宗時謚文忠。東坡於文學藝術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清新暢達,與歐陽文忠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為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山谷並稱「蘇黃」;作詞開豪放一派,變詞體綺靡之風,下啓南宋,與辛稼軒並稱「蘇辛」;工書,擅行、楷,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山谷、米元章、蔡君謨並稱宋四家;畫學文與可,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有《東坡集》四十卷、《東坡後集》二十卷、《和陶詩》四卷、《東坡七集》、《東坡志林》、《東坡樂府》、《仇池筆記》《論語說》等。《全宋詩》東坡詩,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乾隆刊馮踵息《蘇文忠詩合注》為底本。校以宋刊半葉十行本《東坡集》《東坡後集》(殘,簡稱集甲)、宋刊半葉十二行本《東坡集》《東坡後集》(殘,簡稱集乙,集甲、集乙合稱集本)、宋眉山刊《蘇文忠公文集》(殘,簡稱集丙)、宋黃州刊《東坡先生後集》(殘,簡稱集丁),宋刊《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簡稱集戊)、宋刊《集注東坡先生詩前集》(殘,簡稱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顧景繁《注東坡先生詩》(殘,簡稱施甲)、宋景定補刊施、顧《注東坡先生詩》(殘,簡稱施乙,施甲、施乙合稱施本)、宋黃善夫家塾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簡稱類甲)、宋泉州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殘,簡稱類乙)、元務本書堂刊《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簡稱類丙,類甲、類乙、類丙,合稱類本)、明成化刊《東坡七集》(簡稱七集)、明萬曆刊《重編東坡先生外集》(簡稱外集)、清查初白《補注東坡編年詩》(簡稱查注)、清馮踵息《蘇文忠詩合注》(簡稱合注)。參校資料一為金石碑帖和著錄金石詩文的專著的有關部分;一為清人、近人的蘇詩校勘批語,其中有何義門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蘇詩》(簡稱何校),盧檠齋、紀曉嵐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別簡稱盧校、紀校),章茗簃所校繆藝術風覆明成化《東坡七集》(簡稱章校)。卷四八所收詩篇除《重編東坡先生外集》外,還分別採自《春渚紀聞》、《侯鯖錄》等書,亦據所採各書及有關資料進行校勘。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四九卷。生平見《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蘇軾傳》。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