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好客又號菊莊爲賦數語

· 牟巘
人生自作計,北屋連南莊。 其間復何有,積粟埋屋梁。 敢村有退士,用意獨異常。 種菊一萬株,規作歲晚糧。 老農與老圃,工勤略相當。 春雨茁陳根,柔荑綠於秧。 剪翳披厥穎,葉盛在本昌。 啜之付茗椀,聊誑藜莧腸。 秋高飽風露,粲粲枝間黄。 使天而雨金,不可以爲糧。 此賜何敢慢,再拜然後嘗。 挼挲不勞咀,迸入牙頰香。 三嚥下丹田,字之曰黄粱。 其情性具烈,毋以他饋傷。 爲爾制頹齡,使爾壽而康。 彭澤有公田,秫種半頃强。 正使及秋成,所得亦已凉。 奈何不少忍,决去驚鴻翔。 百匝繞東籬,采采不盈筐。 高吟發清餓,持此送一觴。 珠玉實其腹,千載有耿光。 子亦慕陶者,閉戶歌慨慷。 但得三徑存,何慮一莊荒。 老我饑不死,誰與辟穀方。 作詩聊以贈,一笑爲發棠。
拼音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